【關鍵詞】數學游戲 問題 應用原則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2)11A-0028-01
教師在教學中為了營造課堂氣氛經常會不自覺地創設各種有趣的游戲。但課堂只有有限的40分鐘,有些教師在組織游戲時卻顧此失彼,讓課堂喪失了數學趣味,導致課堂低效。為避免這樣的情況發生,筆者對數學游戲的科學應用淺談一些個人的看法。
一、運用數學游戲時存在的問題
縱觀我們的數學課堂,氣氛活躍,游戲與活動很多,但熱鬧的課堂后面是教學效率的低下,究其原因,主要有:一是游戲本身與數學內容脫節;二是在游戲的形式上缺少創新,學生對游戲產生了厭倦;三是短時間內頻繁更換游戲,使得學生手忙腳亂,對寓于其中的數學知識缺少思考;四是游戲活動中課堂秩序混亂,教師的課堂調控能力不夠。
二、數學游戲的應用原則
教學中的數學游戲不能占用教學的過多時間,如何讓“四兩”游戲撥動教學的“千斤”,則需要教師對游戲的創設與應用多加思考,不能只追求表面的熱鬧,要關注游戲自身的落腳點。
1數學游戲要服務于教學內容
數學課中的游戲不同于體育活動,它是應用于數學教學過程中為達成教學目標而進行的游戲活動。我們所設計的每一個教學游戲都要服從教學設計和教材的需要,把抽象的數學知識寓于其中,高效地服務于教學。如教學《用字母代替數》時,課始我創設一個數學魔盒,每出示一個具體的數經過魔盒后就會變成另一個數,讓學生在觀察三組數字的演變后找出其中變化的規律,并鼓勵他們說出一個數及變化規律。在舉例的過程中學生發現這樣的數是無窮的,從而產生用字母表示數的欲望,認識到字母可以表示任何一個具體的數,并且含有字母的算式就可以表示兩個數量之間的關系。之后我在課堂練習環節讓他們同桌之間自由創作一個數字魔盒,嘗試用字母揭示出魔盒的秘密。游戲讓學生對字母的認識達到了高潮,學生在玩樂中洞悉了數學的奧秘。
2數學游戲要體現出數學思考
數學游戲既要蘊含基本的數學知識,還要讓學生在游戲的過程中加深對數學的思考,感悟其中的數學思想。因此,我們要在游戲中創設可供思考的問題情境,培養他們數學思考的意識。如在教學用分數表示摸球的概率時,我改變了游戲規則——“摸出的球不可以再放入袋中”,讓學生在每次摸球之前先說出摸到紅球的概率再摸球,感受隨著綠球個數的減少而摸到紅球的概率越來越大、所用的分數也越來越大的變化。游戲中裝有2綠3紅的乒乓球,當一組學生中前面兩個人把2個綠球摸出后,該組同學立刻停下游戲,宣布他們的活動已經完成,并很清楚地表達了“不可能”和“一定”的概率含義。這樣的游戲飽含著濃郁的數學味,相較于四年級時的摸球記錄活動,學生對概率有了更深層次的思考。
3數學游戲要關注到參與熱情和參與面
俗話說:“兵無常勢,水無常形。”一成不變、千篇一律的游戲形式不但不能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反倒會使學生產生厭倦心理。如某些教師在練習環節經常會創設“周末去郊游”的游戲,想用甜蜜的語言去挑動學生的心弦,卻不知學生在遭受了多次“郊游”不兌現后已經對教師的誠信產生了懷疑,試問這樣的游戲還有激勵的作用嗎?所以我們在游戲教學時要及時兌現游戲的獎勵并保證游戲的可持續性,同時也要不斷推陳出新,避免學生還沒有開始游戲就對游戲方式產生了厭煩。
總之,游戲是小學數學教學中一種很有效的教學手段,我們要科學地運用,以讓游戲教學展現出最美的魅力!
(責編 羅永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