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游戲 教學 融合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2)11A-0096-01
在幼兒園的教育體系中,一直有兩個聲音在各執(zhí)一詞:一個認為孩子年齡小,上課時他們的注意力根本集中不了,教師無法組織教學,只能用孩子感興趣的游戲來代替教學活動;另一個則認為游戲只是教師完成課程目標的媒介,作為教育機構(gòu)的幼兒園應該以教學為主,所以在教學過程中可以用一些教學活動去代替游戲。但我認為這兩個聲音都有失偏頗,在幼兒園的教育體系中應該將游戲和教學有機的融合在一起,不僅要在幼兒園的基本活動——游戲中挖掘其蘊藏的教育契機,發(fā)揮其隱含的教育價值,而且要充分發(fā)揮幼兒課程的魅力,讓孩子的智力、情感等多方面都得到充分的發(fā)展。對于如何在實際的教育教學中, 讓游戲與幼兒教學有機地融合,部分教師還缺乏清晰且全面的認識,有的僅僅是把游戲作為一個工具來控制課堂秩序及幼兒的注意力等,游戲運用流于形式。
一、利用游戲賦予課程新意義
幼兒園課程是一個完整的知識體系,既貼近孩子的生活又符合他們的年齡特征,教師通過課程內(nèi)容的教學來促進孩子的全面發(fā)展。而游戲是幼兒園教育教學的基本手段,是教學活動的輔助與補充,在游戲中滲入課程內(nèi)容可以更好地發(fā)揮教育的功能。有人用血液和身體兩者來比喻游戲和課程,游戲如同血液,身體如同幼兒園的課程,血液供應充足會使人精力充沛,反之,血液出問題,身體也會出現(xiàn)不適。在幼兒園的課程里,游戲無處不在,課程的設計中有,課程組織實施也有,就連教師的評價也可以通過游戲的形式來實施,但是這里的游戲又不是一般意義上的單純的游戲,它作為教學內(nèi)容的一部分滲入了幼兒課程的教學之中。它不再是獨立的個體,它和幼兒課程教育相伴而行,所以教師在教學中不能因為游戲而開展游戲活動,應該是為了有效地促進幼兒的認知發(fā)展而設計游戲活動。如我在讓孩子學習簡單的“找規(guī)律”時,沒有跟孩子提及“規(guī)律”二字,也沒有讓孩子刻意找尋規(guī)律,而是設計了一個游戲活動引領孩子走進魔幻王國,去探尋一個個藏著的規(guī)律,具體過程如下:
教師引領幼兒進入到游戲:“比比誰的記憶本領強”中, 闡明游戲規(guī)則:從老師出示的一排圖形、一串數(shù)字或者一排動物頭像中迅速找出他們的排位特點, 然后教師出示圖形:★○★○○★○○○★○○○○ 和★○★★★○★○★○○★
教師在表揚回答正確的小朋友時可接著問:你有什么記憶的竅門嗎?你是不是發(fā)現(xiàn)了什么秘密呢?
在這個片段的教學中, 用“秘密”一詞幫助學生理解“規(guī)律”這樣一個抽象的詞,激發(fā)了孩子找尋規(guī)律的熱情,從而在游戲中達到了課程的教學目標。
二、利用課程給游戲增加一點魅力
如果只是單純的游戲,那么游戲就會成為一些純粹的打鬧,這樣的游戲也會如同缺失生命的枯水,失去了對孩子的吸引力。有的老師只注重游戲的主題和形式,忽略了游戲的內(nèi)容,難以達成教學目標,所以教師在教學中,應該利用課程的內(nèi)容給游戲增加一點魅力。幼兒園的課程涉及各個領域的內(nèi)容,教師要巧妙地將其遷移到游戲中來,這樣可以使游戲的情節(jié)更加豐富,增強游戲本身對孩子的吸引力 。 如為了讓學生理解“再見”這個禮貌用語,我讓孩子做“找朋友”的游戲,在輕松愉快的音樂聲中,孩子們一邊唱歌一邊游戲,教師不費吹灰之力就讓學生理解了在和別人分別時應該說 “再見”。再如讓學生理解“謝謝”、“對不起”和“沒有關(guān)系”時,我自編了拍手說唱的游戲,中英對照,內(nèi)容如下:“小朋友們拍拍手,大家來說禮貌歌,感謝別人說謝謝, thank you、 thank you、 thank you;感到抱歉說對不起sorry 、sorry 、I'm sorry,接受道歉說沒關(guān)系,nothing 、nothing 、It's nothing。”孩子們在歡快的說唱游戲中輕松地學會了如何正確使用禮貌用語,且興趣特別的濃厚。單純的說唱游戲孩子不敢興趣,融入了課程內(nèi)容后的游戲魅力大增,因為孩子已經(jīng)不只是停留在玩的層面上,他們已經(jīng)非常迫切地想從玩中去獲得更多的知識,所以說游戲已經(jīng)成為常規(guī)教學的一種有力的依托。
高爾基曾說過:“兒童通過游戲能夠非常簡單、非常容易地去認識周圍的世界。” 我也深深地感到孩子在歡快的游戲情境中所開展的認知、思維、記憶等活動的效果都非常好,且在游戲的環(huán)境中孩子的興趣濃、主動性高、想象力豐富、創(chuàng)造欲強烈……事實告訴我們,當游戲和課程有效結(jié)合時,游戲能成為孩子成長的源泉,彰顯其教育價值,同時課程內(nèi)容也能為游戲增添獨特的魅力,吸引著孩子去探索、去發(fā)現(xiàn)。
(責編 黃珍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