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幼兒 親子體育活動 有效性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2)11A-0095-01
孩子是父母的希望,幾乎所有的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勝人一籌。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時常看到不少家長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時間給孩子講故事,和孩子玩拼圖,做智力開發題等。可見,家長很重視孩子對知識的積累,但是,他們卻忽視了孩子的體育煅煉。在不少家長的眼里,只要孩子不生病就好,有時間還不如讓幼兒多學繪畫、音樂等藝術,這樣還能掌握一門特長。殊不知,家長和孩子一起進行有效的親子體育活動,既能鍛煉幼兒的身體,促使他們健康的成長,又能開發幼兒的智力,激發其良好情緒。
那么,怎樣開展親子體育活動,讓幼兒快樂、健康地成長呢?
一、親子體育活動的內容要注重多元化
親子體育活動是幼兒比較喜歡的一項活動。父母和幼兒一起進行親子體育活動時,幼兒是活動的主體,父母是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因此,在設計親子活動時,家長要結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從幼兒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活動的內容要能吸引幼兒的注意,使他們產生強烈的參與欲望。
1. 活動游戲化
游戲就像磁鐵一樣有吸引力,緊緊地吸引著幼兒的關注。只要一提到做游戲,幼兒就會手舞足蹈,顯得異常的興奮,而且會以高漲的情緒參與到活動當中。在進行親子體育活動時,我們可以根據幼兒的喜好,將活動設計成游戲的形式,家長以幼兒游戲伙伴的身份參與到活動當中。這樣一來,既讓幼兒消除對父母的畏懼感,緩解壓抑和緊張情緒,又能讓幼兒積極地參與到親子活動中來,良好的親子關系也在無形之中得以形成并升華。
例如,在鍛煉幼兒的跑步耐力時,我們就可以采用“老鷹捉小雞”的游戲形式。游戲雖然有些簡單,但由于是父母齊上陣,幼兒有了和父母比賽的競爭意識,參與的積極性也就被大大地調動起來。在游戲開展過程中還可以隨時增加相應的環節,比如當“老鷹”抓到“小雞”以后,“雞媽媽”就要表演一個節目,“老鷹”連一只“小雞”也抓不到時就要被“罰”休息幾分鐘等。在活動中,孩子跟著父母玩得不亦樂乎,他們都感到十分有趣。
2. 活動生活化
生活是孩子成長的搖籃,幼兒的生活是豐富多彩的。各種各樣的活動又都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因此,在組織幼兒進行親子活動時,家長要聯系幼兒的實際生活,活動內容要盡可能地依托我們的生活。比如,在休息日和幼兒一起包餃子、做玩具,和幼兒進行洗手帕的比賽,讓幼兒學當家庭小主人等。充分利用幼兒生活中的有用資源,通過各式各樣的活動鍛煉幼兒的動手、動腦能力。
3. 活動活化
由于幼兒的好奇心比較強,對新事物興趣濃厚,因此,親子體育活動的內容就不能一成不變。家長在和幼兒一起游戲、活動時,要隨時了解幼兒的內心動態,掌握幼兒的喜好,并根據幼兒的興趣愛好,及時地、靈活地改變活動的內容。只有這樣,才能調動幼兒參與親子體育活動的積極性,使他們主動地參與到活動中。
二、親子體育活動的形式要注重多樣化
由于幼兒的注意力持續的時間不長,要想讓幼兒自始至終都能積極參與親子體育活動,就要注意活動形式的趣味性和多樣性。在具體實施時,家長既可以和孩子一起進行簡單的室內活動,也可以帶領孩子進行具體情境的室外活動,還可以在大自然中進行切實可行的親子活動。
比如,在室內,家長可以和幼兒一起玩“打怪獸”的親子體育活動。如可以將家中的舊報紙揉成一個一個的紙團,然后在墻上貼一張“怪獸”的圖案,和幼兒一起將紙團投向“怪獸”。幼兒對于打“怪獸”十分感興趣,也就玩得很認真。在孩子打中“怪獸”時,父母可以適時地表揚,而在父母打中時,則要求孩子表演一個小節目以示獎勵。也正是利用這一親子體育活動,訓練幼兒投、拋的動作技能。室外親子活動的種類也很多,父母可以根據幼兒的成長需求,開展相應的親子活動。如要鍛煉幼兒的平衡力,可以設計“走獨木橋”的親子活動。通過父母和幼兒比過獨木橋,既能讓幼兒掌握過獨木橋的技巧,又能鍛煉幼兒的膽識,培養他們的平衡力。
親子體育活動,對于幼兒來說不僅僅鍛煉了他們的身體,更是他們成長的“助長器”,是培養家長和子女良好關系的“調味器”。通過此類體育活動,可以讓幼兒在全身心投入活動的過程中享受著親情帶給他們的快樂。
總之,家長要重視并耐心地和孩子一起開展親子體育活動,通過豐富多彩的親子體育活動,強健幼兒的身體,豐富幼兒的生活,培養幼兒與他人合作的能力,從而促進他們身心健康地發展。
(責編 黃珍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