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石榴》 第二課時 教學案例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2)11A-0043-02
【教學理念】
《石榴》是蘇教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第五單元中的一篇精讀課文。這篇課文文筆優(yōu)美,語言生動形象,記敘條理清晰,是學生學習語言和習作的范例。筆者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把課堂交給學生,將“讀”貫穿于教學的全過程。
【教學目標】
認知目標: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石榴的生長過程及特點。學會細心觀察事物的方法。
能力目標:利用多媒體顯示石榴抽枝、長葉、開花、結(jié)果及果實成熟的畫面,加之對課文情境朗讀的指導,引導學生想象春夏時節(jié)石榴生長的過程和景象。
情感目標:通過對本文的學習,激發(fā)學生熱愛家鄉(xiāng)、熱愛自然、熱愛生活的感情,陶冶學生的審美情趣。
【教學重點】
朗讀訓練,讓學生在讀中了解石榴的生長過程及特點。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體會作者在文中所表達的思想感情。在讀懂本文的基礎上,學習作者的觀察方法。品嘗一種水果,依照課文第四自然段的寫法,寫一段話。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實物投影儀、石榴果。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師:今天老師給大家?guī)砹艘粋€新朋友,想知道它是誰嗎?(出示實物:石榴)你能用上節(jié)課學到的詞語或短語來簡單介紹一下這位新朋友嗎?
師:今天就讓這位新朋友帶著我們到它的故鄉(xiāng)山東省南部的棗莊,到那馳名中外的石榴園去看看吧!
師:課文介紹了石榴的哪些方面呢?請同學們帶著問題自己朗讀課文。
【設計意圖】從學生熟悉的事物入手,引起他們對石榴的回憶,能喚起他們對教材的親切感,既復習了舊課,又激發(fā)了學生的閱讀興趣。讓學生帶著問題自由讀課文,對課文的內(nèi)容有一個整體的把握,理清思路,為學好下文打好基礎。
二、賞石榴花
師:春天來了,石榴樹蓬蓬勃勃地生長起來了。(多媒體顯示石榴抽枝、長葉、開花的畫面,引導學生想象春夏時節(jié),石榴樹是怎樣生長的)你看到了什么美麗的景象?你在哪里感受到了美?
師:課文第二段就寫了石榴葉和花,寫得很美。你想用什么方式讀課文呢?就用你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讀第二自然段。(出示第二自然段)
師:找出描寫葉子美的句子讀一讀,思考:葉子美在哪兒呢?(指名學生朗讀句子。板書:嫩綠 郁郁蔥蔥。出示描寫葉子的句子)
師:結(jié)合生活情景,理解“郁郁蔥蔥”。(指導朗讀句子:讀的時候,你的眼前就應該浮現(xiàn)出樹木茂盛,葉子特別綠的景象)
師:夏天到了,綠葉中開出一朵朵火紅的石榴花。請你再讀讀第二自然段,看看石榴花美在哪兒?用“ ”劃出你認為寫得好的句子或詞。
師指名回答,相機指導并板書:
①“火紅”:石榴花的顏色很美,像火那樣紅,請同學們看,這就是石榴花(圖片),顏色多么鮮艷!
②“密、盛”:“密”是什么意思?稠密,一朵挨著一朵。“盛”是什么意思?旺盛。石榴花又多又旺,就是越開越密,越開越盛。
③“吹”:小喇叭一吹就響,石榴花怎么吹也吹不響,為什么課文中說“石榴花正鼓著勁兒在吹”呢?石榴花在吹一首什么歌呢?(引導學生討論)
師:石榴花真美,它的顏色鮮艷,形狀可愛,開得又密又盛,我們要通過朗讀,讀出它的美。黑板上的這些詞語,要讀出重音,請同學們自己練習朗讀。(采用點名讀,小老師范讀,練讀等多種讀,相機指導)
【設計意圖】以讀為本,在讀中使學生受到真情實感的熏陶,引起學生心靈的共鳴。筆者讓學生結(jié)合多媒體課件讀懂“抽出”“長出”“開出”“越開越密,越開越盛”“掛滿”等詞語,引導學生想象春夏時節(jié),石榴生長的過程和景象。讓學生通過“郁郁蔥蔥”“火紅”這些詞語體會石榴樹葉子的蔥翠、茂盛,花兒開得特別多。學生通過反復朗讀,感受石榴樹的形態(tài)美、色彩美。為了激發(fā)學生的讀書熱情,先讓學生自由朗讀,劃出喜歡的詞語或句子,學生通過讀、思,找出了重點詞“火紅、密、盛、吹”。再通過多媒體課件放映石榴花的圖片,幫助學生理解這些詞語。學生通過鮮明的形象,感受到了石榴花的美,就可以進入情境,在反復朗讀中體會文字的美。
三、觀石榴的成長
師:花謝了,石榴樹結(jié)果了,同學們想不想看一看呀?自讀第三自然段,哪一句話寫出了石榴成熟的過程?用筆劃下來。
師:(指名學生介紹石榴成熟的過程)用了什么詞語寫出石榴果顏色的變化?(板書:先……逐漸……最后……)
師:作者用這些詞寫出了石榴成熟過程中的顏色變化,這樣寫很有條理。
師:同學們,你們能不能用這個關聯(lián)詞也來說一句話?比如:日出時顏色的變化;春天樹木葉子顏色的變化;果實從小到大的變化等。
教師舉例后學生之間互相說一說。
師:成熟后的石榴是什么樣的呢?誰來讀一讀?(多媒體出示句子)
①這兩句話寫得太有意思了!作者把石榴當做什么來寫?你從哪兒看出來的?你瞧,在作者的眼中,石榴是有生命的,像一個可愛的娃娃。石榴它不僅會笑、會動、還會說,這樣寫能使文章更生動。
②誰來有感情地讀一讀這兩句話,要讀出對石榴的喜愛之情。
誰來評價一下,他讀得怎么樣?如果好,好在哪兒?如果不太好,應該怎么讀?
③同學們,現(xiàn)在你們就是那活潑可愛的石榴娃娃,請看你的兩張照片,哪一張石榴笑得咧開了嘴,哪一張笑破了肚皮?(媒體出示石榴果圖片)
④你們成熟了,你們是怎樣扒開葉子張望,怎樣向人們報告喜訊的呢?你們做做動作,說一說,同桌互相表演一下,現(xiàn)在老師讀句子,誰愿意到講臺前表演呢?你想告訴大家什么喜訊?
師:下面請一小組同學把第三自然段連起來讀一遍,看看作者是怎樣有條理地寫出石榴成熟的過程的。
【設計意圖】為了讓學生更好地領悟文章語言的優(yōu)美,誘發(fā)學生豐富的想象,在反復誦讀中,抓住石榴外皮顏色的變化來了解石榴成熟的一般順序,并且了解到“先……逐漸……最后”在寫一種事物過程中的運用。再通過圖片引導學生結(jié)合生活實際理解“咧開了嘴”、“急切地扒開”,不僅體會到了石榴園豐收后的喜悅,而且也感受到了擬人手法的形象性。在朗讀中,讓學生先在座位上做動作,說一說,然后同桌互相表演,學生興致盎然。緊接著問他們:“你們向人們報告什么喜訊?”學生們爭著說出自己的真切感受,話語中就會流露出對石榴的喜愛之情,把課堂推向了一個高潮。這時再讓同學們朗讀,他們就會讀得有聲有色,在朗讀中了解石榴果實的可愛。
四、品石榴果
師:石榴果成熟了多么可愛呀!我們?nèi)フ粋€石榴看一看,嘗一嘗好嗎?大聲朗讀第四自然段,這段話主要寫了什么?把你認為寫得好的詞語用筆劃下來。
師:討論交流,什么是紅白相間、晶瑩透亮呢?(老師剝開一個石榴,學生觀察石榴籽)說說看到了什么?理解“紅白相間、晶瑩透亮”的意思。
師:課文中是怎樣描述石榴籽的?請你把句子讀一讀。這句話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是一句什么句子?(多媒體出示瑪瑙與石榴籽的對比,加深學生對石榴籽的印象)
師:這么可愛的石榴籽,你們想不想品嘗一下呢?(請學生品嘗石榴果)誰來說說石榴籽的味道是怎樣的?課文中用什么詞語寫出了石榴籽的味道?
師:請大家有感情地練讀第四自然段,看誰能讀得有滋有味。
【設計意圖】筆者在教學過程中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感官,讓他們在讀、劃、想、看、摸、嘗中了解石榴籽的特點,讓學生感悟到作者的描寫方法。為了更好地理解“紅白相間,晶瑩透亮”,筆者剝開了一個石榴,讓學生看大屏幕上放大的石榴籽,讓學生觀察,然后請幾位學生當場品嘗,并請他們給大家說說石榴籽的味道。在朗讀中,學生抓住了“瑪瑙般的、紅白相間、晶瑩透亮”等詞,讀得有滋有味,學生在多種感官活動中,輕松地感悟到作者寫石榴籽的方法。
五、總結(jié)全文
師:《石榴》這篇課文語言優(yōu)美,以季節(jié)的變化為時間順序,按照抽枝、長葉、開花和結(jié)果的生長順序描寫了石榴的成熟過程,字里行間流露出作者對石榴的喜愛之情。同學們喜愛石榴嗎?我們再帶著自己對石榴的喜愛之情美美地讀一遍課文好嗎?
師:同學們,今天的棗莊之旅你覺得愉快嗎?你學到了哪些知識?
【設計意圖】改革閱讀教學,建議抓住的一個關鍵詞是“語言”;要緊緊抓住文本語言,引導學生讀出情,品出味,悟出效,習得法,激活思。因此,在品讀完課文之后,就必須讓學生再次朗讀課文,回歸文本。引領學生親近、走進文本,能更深層次地體會作者對石榴的喜愛之情。
六、遷移練習
師:我們的生活中有很多不同的水果,請你選擇最喜愛的一種,欣賞它們各具特色的外形,去品嘗它們獨特的味道,學習作者的觀察方法,依照課文第四自然段的寫法寫一段話。
【設計意圖】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水果進行觀察,然后圍繞這種水果的顏色、形狀、味道等方面的特點寫一段話。閱讀是“吸收”,從閱讀中學生可以領悟作者的經(jīng)驗,體會作者的心情;寫作是“發(fā)表”,從寫作學生可以顯示出自己的感受,吐露自己的心情。總之,讀寫結(jié)合是小學語文教學的規(guī)律之一,指導學生在讀中學寫,寫得有味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點所在。
七、板書設計
16、石榴
葉 嫩綠 郁郁蔥蔥
花 火紅 密 盛 小喇叭
果 (先……逐漸……最后)
子 紅白相間 晶瑩透亮
味 酸溜溜 甜津津
【教學思考】
本次課研究的主題是“應用遠程教育資源,優(yōu)化語文閱讀課堂教學”。筆者圍繞本次研究的主題在教學中進行了這樣的嘗試:運用遠程教育資源,搜集更多有關石榴的資料,制作出圖文并茂、精美的多媒體課件,并將之運用到教學中。將“讀”貫穿于教學的全過程,使學生入情入境,讀得更有滋有味,從而豐富學生的語言積累,提升他們情感的價值。在教學中,運用圖文結(jié)合、演演學學、調(diào)動感官等多種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
品石榴果這一環(huán)節(jié)的教學,改變了一貫的教學方法,筆者剝開了一個石榴,讓學生看大屏幕上放大的石榴籽,讓學生仔細觀察石榴果肉的樣子,引導他們理解“緊偎”、“晶瑩透亮”等詞。然后請幾位學生當場品嘗,并請他們給大家說說石榴籽的味道。這樣的教學更能讓學生體會文本,為他們愛石榴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
在這節(jié)課中仍然存在著一些不足之處。在引導學生品石榴葉美、花美的句子及好詞方面,花費大量時間,以至于在品石榴果環(huán)節(jié)中,在指導學生如何遣詞造句、如何有條理地介紹一種水果的時候,推敲、挖掘的時間倉促,沒能夠在課堂上及時指導學生仿照課文的寫法寫一種水果,課后學生仿寫效果不理想。
(責編 黃鴻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