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交互式電子白板 數學課堂 運用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2)11A-0076-02
在新一輪的課程標準中,把以往的“雙基”改為“四基”,特別強調學生的“基本活動經驗”的積累。然而在現實的課堂教學中,由于各方面條件的限制,“操作”在很多時候成了一種奢侈。交互式電子白板的出現,將平常的數學課堂帶入了一片新天地。它那豐富的表現力、快速的信息傳遞、交互性強等優勢很好地支撐了“操作”性的數學教學。
一、通過操作,獲得具體經驗
新課標在總體目標中指出:“通過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學習,學生能夠獲得適應未來社會生活和進一步發展所必需的重要數學知識(包括數學事實、數學活動經驗)?!睂φ諗祵W課程,學生的學習應該是從有關事物的概念開始的。概念是反映事物本質屬性的思維形式,是思維高度概括的產物。心理學研究表明:小學生的認知正處在由形象思維向抽象邏輯過渡的時期。皮亞杰說過:“活動是認識的基礎,智慧從動作開始?!笨梢?,最符合學生認知特點的活動方式就是“操作”。
例如,在教學《圖形的密鋪》時,讓學生猜想一下,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三角形、梯形、圓形、正五邊形和正六邊形8種圖形哪些能密鋪、哪些不能密鋪。學生們馬上能肯定的是:長方形、正方形和正六邊形能密鋪,而圓形不能密鋪,但對平行四邊形、三角形、梯形和正五邊形出現了不同的意見:有的認為可以,有的認為不行。此刻他們便有了操作驗證的欲望。學生通過白板將有爭議的圖形拖動、旋轉,這樣操作,使驗證不僅形象且客觀清晰,避免了現實中誤差的干擾。針對“密鋪”的概念,通過操作也讓學生有了真切的感受,更好地理解了“無縫隙”、“不重疊”等要點。最后我在此基礎上,對知識進行了提升,讓學生推理任意三角形是否能平鋪,有的學生用語言說理,有的學生進行操作證明……
數學知識不能簡單地由教師灌輸到學生的頭腦,而只能由學生依據自己已有的知識和經驗主動地加以建構。正如荷蘭數學家弗賴登塔爾所說,數學學習主要是進行再創造,這個過程必須是由學生自己去完成的。所以說數學不是“聽”出來的,而是“做”出來的。學生通過借助電子白板的“操作”能夠將外在的、物化的操作同內顯的、思維上的操作有機結合起來,伴隨著他們的數學思考、知識內化的進程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知識建構。
二、通過操作,內化抽象經驗
數學在本質上研究的是抽象的東西,數學的發展所依賴的最重要的基本思想也就是抽象。數學的抽象性表現為高度的概括性,并將具體過程符號化。因此在教學中我們首先要讓學生擁有足夠多的表象,在此基礎上再要讓學生擁有抽象經驗,以此發展抽象思維能力。
例如在《認識小數》的教學中,我設計了如下習題:請你在直線上找出下面各小數的位置。學生很快找到了0.5 ,0.9 ,0.35各點的位置,我又提出“在0.4到0.5之間有多少個小數?”作為直觀的觀察數軸,他們很容易發現有9個小數。“0.4到0.41呢?0.4到0.401呢?”隨著我的追問,學生的思考也逐漸深入,他們不斷地分下去,分下去……然而由于直觀思維的影響,很多學生面對幾乎要重合的兩個點,覺得再要找小數已經是不可能了,這時我提出利用白板的放大鏡功能,學生恍然大悟,知道還能再分下去,由此徹底打破直觀思維,由單純靠“眼”說話提升到了靠“腦”釋義,實現對小數的抽象認識。
數學家華羅庚曾說過:“數缺形時少直觀,形少數時難入微?!敝赋隽藬敌谓Y合的重要性。在以上教學片段中,不僅使學生深切地感受到小數起源于分數,更在潛移默化中讓學生明白了“一尺之捶,日取其半,萬世不竭”的哲學辯證思想,無形中讓思維走向更廣闊的天地。
三、通過操作,形成創新
心理實驗證明,由于兒童心智發育的不成熟和生活經驗缺乏,所以直觀形象教學仍是兒童理解并掌握抽象數學概念的重要途徑和手段。
如在長方形、正方形面積鞏固練習階段,我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在白板上設計一塊面積為36平方米的花壇。學生一開始只設計出一些簡單的長方形和邊長為6米的正方形。隨著時間的推移和思考的深入,有些學生設計出了較復雜的組合圖形,更有一些學生在設計組合圖形時,還兼顧了圖案的審美性。這樣既迅速點燃學生思維的火花,又使學生集思廣益,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獲得了一次實踐和發展的機會。在此環節的教學中,我選取體現一定綜合性的問題,促使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來解決問題。這既啟發學生進行多種思考,又讓學生在操作中獲得了初步的創新經驗。
四、通過操作,學會反思
學生通過白板進行操作,將三個角進行拼接組合。有的,學生很快就組成了三角形,而有的,無論如何也組不成三角形。這就促使學生反思:什么樣的三個角才能組成一個三角形呢?三角形的三個內角究竟有什么規律呢?學生在求知欲的驅使下,進行反思性學習,得出了“三角形三個內角的和等于180°”的結論。接著,我在白板上任意畫一個三角形,讓學生證明它的內角和是180°。有的學生利用量角器量角,有的學生利用拍照功能將角截圖下來拼成平角,由此實現了命題的反證,發展了學生的思維能力。
總而言之,關注數學活動經驗,是新課標的最新要求,它既是建立在人們的實踐操作基礎上的,又是在活動過程中具體體現的。電子白板為建立以學生學習為中心的課堂奠定了技術基礎,為學生提供了認知工具,構建起學與教的操作平臺,讓學生在操作中更深刻地接受知識,掌握數學活動經驗。
(責編 羅永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