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開放式 習作教學 效率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2)09A-0042-02
我們一直追求習作教學的快樂高效,希望學生都能樂寫、會寫。但事實上,許多小學生還懼怕習作,不善于習作。教師在習作教學的過程中對學生的束縛過多,限制了學生的思維發展,忽視了學生習作興趣的激發,習作教學依然高耗低效。對此,教師應當開放習作課堂,激活學生思維。
一、在課堂里開放習作
許多學生常常為寫什么而愁眉苦臉,有的教師也苦于作文命題。其實,素材就在身邊。語文教材中就有很多的習作資源,一篇篇課文文質兼美,或刻畫個性鮮明的人物形象,或敘述蘊含人生哲理的往事,或描繪祖國的壯麗山河,或勾勒大自然的神奇秀麗……優美的語句,精美的插圖,精巧的結構,準確生動的語言等,都蘊藏著豐富的寫作素材。在課堂里,我們可以在閱讀指導的基礎上,隨機指導學生寫一寫:可以借鑒妙詞佳句,積累運用;可以續寫擴寫,豐富教材;可以插圖配文,概括表達;可以借鑒段篇,模仿結構;可以抒發共鳴,暢談感受。
例如,有位教師教學《黃河的主人》一文時,抓住描寫黃河的詞語:“萬馬奔騰、濁浪排空、波浪滔滔、洶涌的激流、湍急、驚濤駭浪”,讓學生反復朗讀這些詞,想象詞語描寫的情景,再說說通過哪個詞語仿佛看見了什么情景?引導學生充分品讀、想象,積累詞語。然后,請學生描寫一個場景,試著選用上面的詞語寫一段話。學生理解品味透了,運用所學詞語寫話也就得心應手了。
再如在教學《虎門銷煙》一文時,學生對林則徐這個人物形象和虎門銷煙這件事情深刻感悟以后,學生的心情還沉浸在那激動人心的場面里。這時,讓學生把自己想對林則徐說的話寫出來。學生通過習作表達了身為一名中國人,應學習林則徐維護民族尊嚴、反對外來侵略,要努力學習,長大后更好地建設自己的國家等感想。這樣的課堂習作,學生升華了愛國主義思想感情,也鍛煉了語言表達能力。
二、在生活中開放習作
生活是作文的源泉。教學實踐充分證明,只有讓學生“動”起來,深入生活、觀察生活、感受生活,學生才會有事可敘、有物可寫、有情可抒、有志可言,也只有身心得到了解放,學生才會達到“易于動筆,樂于表達”的理想境界。
(一)動手做一做——記下所做
教師要十分珍惜學生感受生活的過程,讓他們情緒飽滿地參與生活:勞動、參觀、采訪、比賽、游覽、布置會場、主持大型活動……面對五彩繽紛的生活,學生可做的事很多,從學校到家庭,到社會,到大自然,身之所至,總有言談舉止在發生。學生親自去做某件事,才會有特殊的感受,記錄下一言一行,可詳可略,可長可短,興之所至,筆之所及,這樣的習作表達最真切、最有價值。
例如,利用節假日,和學生一起走進街道、社區,參加公益勞動;布置學生參與家務勞動,比比誰做得最好;和學生一起去福利院,為孤寡老人做件事;和學生一起踏春或者秋游,參加田間勞動。哪怕點點滴滴小事,也鼓勵學生隨手記下來。
(二)用眼看一看——記下所見
“觀察是任何東西也取代不了的思維源泉。”有目的地引導學生留心觀察社會生活、自然風光、家庭瑣事,讓豐富的社會生活、奇異的自然景物映入學生的腦海,在平凡中發現不平凡。身邊的花鳥蟲魚、風云雨露、山水石木、人情世事……眼之所見,引導學生“我手寫我見”,記錄生活,描繪世界。
例如,天空烏云密布,大雨將至,老師和孩子們一起觀察天氣的變化;春夏秋冬,季節變換,看看大自然的神奇變化;社會新聞、家庭瑣事、同學趣聞……都讓學生用手中的筆寫一寫、繪一繪,留下記憶的瞬間,和同學、老師、家人分享學習的樂趣。
(三)用心想一想——記下所思
“生活中不是缺乏美,而是缺乏發現美的眼睛”。我們鼓勵、指導學生在生活中多思考、多發現,并記下自己的所思。但生活并不等于寫作,這就要求教師引導學生注意觀察,發現美,激發孩子的情感體驗,尊重他們的獨特感受。
比如寫《媽媽》,孩子們喜歡媽媽的感情是相同的,但每個人的媽媽是不一樣的,外貌發型、思想行為、對孩子表達愛的方式也不相同。我們指導學生用心體驗媽媽對自己的愛,真實表白,自然敘述,每個學生都寫得很棒。學生從自己的習作中感受到,普通的語言卻能表達出動人的情感,習作重要的是有真情。
三、在想象里開放習作
創造離不開想象,習作實踐也是學生的一種創造。孩子個個充滿想象力,在想象的世界里,他們的思維自由飛翔,充滿著美好的憧憬。給學生一個開放的空間,搭設一個創新的支點, 讓他們通過手中的筆繪出心中的憧憬,繪出內心的感受,真正做到“我手寫我心”。
訓練想象作文的方式是多樣的。讓學生看物想象、看圖想象、聽聲音想象、假設想象、提供材料想象、創設情境想象等。例如,提供材料想象作文,給學生幾個詞語,讓學生進行添詞想象,據詞編寫故事,具有很大的想象空間。如讓學生寫一件事,出示“悶熱、冷飲、青蛙、一元錢”幾個詞語,讓學生用上這幾個看似風馬牛不相及的詞語,編寫一個有情節有內容的故事,學生思維活躍,文思泉涌。再如讓學生進行情境想象,在誘人的情境中,想象的靈感會被激發。比如在黑板上畫一條小溪,在溪中間畫一只兔子,在溪旁草地上畫一只鴨子,學生根據這幅畫面就能描寫出兔子和鴨子間的許多故事來,文中充滿著奇異的想象。想象作文,無疑是學生盡情發揮的舞臺,是思維自由飛揚的天地。
四、在評價里開放習作
“老師千萬不能成為學生作文的第一個兼最后一個讀者。”表揚、肯定、獎勵會給被表揚的人以無窮的動力。我們要實行多元評價,讓學生的信心“滿”起來。開放的評價,不僅僅由老師評價,還可以由家長評價,更多的還可以讓學生參與評改,讓他們進行自我評價,表揚自我,展示自己的習作成果,享受成功的喜悅。
(一)習作交流展示
隨機尋找時間,經常讓那些習作優秀的或者習作有進步的學生,向全班同學讀他自己的文章,以此作為對優秀習作者的獎勵。學生都把能在班里讀自己的習作當成一種榮耀,習作的興趣更濃了。要注意多安排一些學生上臺展示,讓每個學生都有展示自己的機會。特別對于后進的學生,努力發現他們習作中的閃光點,哪怕是一點微小的進步,都要及時給予表揚鼓勵,激發他們的熱情。
(二)編寫習作小報
組織學生自己動手,辦一份班級的作文小報,定期編寫,專門發表學生自己的習作。學生精心抄報,把自己最得意的作品抄上去,畫上精美的插圖。把一份份小報集中以后張貼起來,共同閱讀。還可以向全國報刊雜志投稿,除了能滿足學生的發表欲望外,更重要的是樹立了寫作的自信心,激發學生寫作的激情。還可以鼓勵學生進行個人作品收藏,把自己滿意的作品集結成冊,這樣既能留下美好的回憶,又可以作為寫作素材的積累。
(責編 黃鴻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