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農村小學 安全問題 對策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2)09A -0050-02
學校安全重于泰山,為學生的成長提供安全的環境是教育工作者義不容辭的責任。然而,當前部分農村小學的安全狀況不容樂觀,主要表現在:在校門外,常有車輛逗留;校門前的公路上沒有設置交通安全標志;學校周邊的流動攤點較多,“三無”產品、偽劣產品屢見不鮮;學校周邊的網吧、游戲廳、臺球室較多且有增加的趨勢;貓、狗等動物常進入校園。在學校內部,有些校領導對安全問題不夠重視,安全工作分工不明確,工作流于形式;學校安全防范措施的力度不夠,部分安全制度的可操作性不強;部分教師對安全常識了解不多,對與安全相關的法律、法規一知半解,平時開展安全工作時“出勤不出力”,有僥幸心、厭煩心、埋怨心;很多班主任忽視了對學生進行心理安全輔導;一些C級危房未能得以維修,部分老化線路未能得以更新;飯堂的操作流程不科學,三防工作不到位,環境衛生未達標,食品采購索證難;安全演練、安全活動過少,沒有開設安全課;相關安全工作記錄不全,缺乏佐證材料;某些時段、區域存在安全管理盲區等。
在此,針對上述農村小學出現的安全問題,筆者嘗試提出一些改進農村小學安全工作的建議。
一、完善機構,健全制度
學校安全機構的組成人員應該來自學校的各個部門,由校長任組長,下設辦公室,辦公室主任由分管學校安全工作的副校長擔任,要求機構人員素質過硬,權責相當,能夠獨當一面。在工作中,機構人員要分工明確,團結協作,保持溝通,相互協調。
各種計劃、方案、預案、責任狀的制定須由全體機構人員共同討論,防止其流于形式。應結合本校實際,征求廣大師生的意見,反復討論后再修訂學校的各項安全制度,使健全后的各項安全制度內容全面,與時俱進,符合教育教學原則,適合學生的年齡特征,不與法律、法規相抵觸,可操作性強,師生參透率達90%以上,成為師生共同遵守和實施的準則。
要堅持以人為本,把安全工作貫穿于學校工作的始終,建立學校安全工作長效機制,把“零安全事故”作為衡量安全工作效果的唯一標準。管理有序,防控有力,實行“平安創建責任制”和“安全責任追究制”,做到學校安全管理工作橫向到邊、縱向到底。
二、組建安全管理隊伍
學校應統籌利用校內的人力資源,在學校工作人員中選出部分人員進行專門的培訓,將其安排到學校各個區域專門從事安全工作。
(1)為門衛組增加人員,組建學校保衛科,分上午、下午、前半夜、后半夜四班制,全天候輪流巡邏、值班,嚴格管理人員出入,防止學生越墻外出,嚴防來自校外的騷擾及破壞。(2)在課間、午休前、晚飯后,學生活動場所必須要有專人進行安全監控。在宿舍樓梯口處設立值班室,派專人值班,負責監督學生整理內務,進行晚間查夜,實施安全監控,嚴防外人擅自出入。(3)成立“學生回家返校護送隊”,可按外宿生上下學的路線安排人手,事故多發區、岔路較多的路線可加派人手??砂才排c內宿生同村屯或鄰村屯的教師護送內宿生回家、返校。(4)加派飯堂安全監督員,負責炊具消毒、采購查驗與索證、食品留樣,并做好各種記錄。(5)組建“雙休日、節假日值班隊”,專門負責雙休日、節假日的學校安全值班工作。
三、充實學生的活動空間
有很多校園安全事故往往發生在午休前、課間、放學后等學校疏于管理的時段,這些時段是學生自由活動的時間。為了保證學生在自由活動期間不出現安全事故,很多教師絞盡腦汁地去教育、去阻止,效果卻不盡如人意。筆者認為,與其這么費神地去“治理”學生,還不如去充實他們的活動空間,讓他們沒有時間去“做危險動作”。(1)在活動場所、宿舍區增加課外活動設備,豐富課外活動項目。(2)在大樹下、草地上設置休閑桌椅,供學生讀書、看報、休息。(3)開放圖書閱覽室、體育器材室。(4)開設學校播放室,常播放一些安全教育片、德育故事片、科幻片等供學生觀看。(5)組建課外活動興趣小組。讓正規的課余活動取代學生昔日的“東游西蕩”,這樣,這些時段的安全狀況會得到明顯好轉。
四、豐富安全教育活動內容
學??赏ㄟ^廣播、標語、板報、周會、安全課等對學生進行常規安全知識宣傳和教育。學校應結合本校實際,組織學生開展安全逃生技能訓練與演練,舉行安全知識競答活動,舉辦安全教育圖片展覽,開展安全征文比賽,組織學生觀看安全教育錄像,請專家到校內作安全講座。值得注意的是,學校不應因為擔心學生出安全事故就剝奪學生全面發展的權利和機會,要求學生“這不能做,那不能碰;這個不準,那個禁止”是行不通的。學校可以組織學生與兄弟學校的學生開展安全聯誼活動,如野炊、郊游等,將安全知識滲透于活動中,促使他們變“老師不讓我這樣做”為“我不愿這樣做”,實實在在地把安全教育內化為學生的自主行動。這樣,既強化了學生的安全意識,又使學生掌握了安全技能與生存本領。
五、加大安全檢查及整改力度
在校內,安全檢查可分為大排查、常規性檢查、節假日巡查。檢查工作應堅持“三結合”:綜合檢查和專項檢查相結合,突擊檢查和日常檢查相結合,抽查和自查相結合。檢查應做到不留盲區,不留死角。對事故多發易發地段、重點區域及薄弱環節要重點排查,排查過后要及時反饋,發現問題要及時向上級報告,向全體教師通報。應建立臺賬,克服等、靠、要、推的思想,不折不扣地落實整改。針對校園周邊的不安全因素,可由學校上報,政府牽頭,聯合工商、衛生、派出所、村委等部門進行檢查,發現問題盡量由相應部門出面解決。應形成“從教師到學生,從校園到社會”的立體安全檢查網絡。
六、保障經費投入與賠償資金來源
學校安全工作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是一項保護師生身心健康發展的工程,是學校教學工作順利開展的保障。學校領導應該轉變思想,盡可能投入更多的經費,除保障日常辦公、會議、活動開支外,校舍維修、電路維修及安全設備更新(如安全監控視頻、保衛器材等)的費用也應考慮在內,不要因為經費緊缺而導致安全工作難以正常運轉。另外,學校應購買校方賠款責任險,同時動員學生購買保險,保障學生傷害賠償資金的來源。
七、及時做好各種記錄
做好安全會議和安全活動的各種記錄,能為學校開展安全工作積累經驗。這些記錄既是學校今后開展安全工作的借鑒與依據,也是留存學校進行安全教育的證據。學校應對每一次安全教育、每一次安全活動、每一個安全整改做好相關記錄,并配上圖片等佐證材料,整理后進行歸檔。
學校安全工作高于一切,我們要克服麻痹心理,時時、事事、處處做好安全防范工作,保障師生的生命與財產安全,努力打造平安校園、和諧校園。
(責編 雷 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