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小學英語 閱讀教學 教學步驟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2)09A-0075-02
語篇閱讀是小學英語學習的一個主要任務。在小學階段,讓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掌握正確的閱讀方法和閱讀技能非常重要。教師應該充分利用英語教材上的語篇材料對學生進行閱讀方法的指導,提高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筆者結合教學實踐(以“牛津小學英語5B Unit8 Part A”閱讀課為例),談談實施英語閱讀教學的四個步驟。
一、預習導學——給出方向,引導思考
課前預習是閱讀教學的起始階段,它雖然是在課前進行的,但卻是閱讀教學不可缺少的環節。因為,預習的過程是學生自讀、自悟的過程,在上閱讀課前,指導學生進行有效預習是課堂教學順利開展的前提和保證。
在這一環節中,教師的任務是“引”。教師要根據自己對教材的理解與把握,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精心設計一份預習單。這份預習單要根據教師設定的教學目標對學生預習的目標、過程、內容及其重點進行控制,使學生的課前預習與課堂教學有機地形成一個整體,使課堂教學更具有針對性。根據目前牛津英語教材的使用情況,閱讀課的第一課時的預習應當以閱讀為主,可配以一些“guiding ques-tions”,引導學生進行閱讀理解,也可要求學生查找有關話題的語言背景或文化知識。這樣,不僅可以拓展學生的語言文化知識,還能讓學生加深對文本的理解。這一環節的操作應當延續到課堂教學中的“預習檢測”環節,有預習、有檢測,才能確保學生對預習作業的重視,也只有通過檢測,教師才能發現存在的問題,從而更有針對性地進行指導,為學生的成功閱讀做好鋪墊。
【課例】教學5B Unit8 At the week-ends中Part A的內容時,教師可布置預習作業:①寫下自己的周末活動,并調查各任課老師的周末活動;②仔細閱讀課文,從課文中找出詢問他人如何過周末的句子,試著借助工具書把這個句子讀出來。在預習展示環節中,教師可以檢查學生的預習作業,了解學生的自學情況,同時口頭鞏固表示活動的短語。
二、任務導學——方法指導,釋疑解難
在這一環節中,教師的任務是“導”。任務導學是教給學生閱讀方法的重要環節。教師要利用捕捉到的信息進行糾偏補漏,有技巧地呈現新知識,組織學生合作探究。在引領學生整體感知語篇的基礎上,教師可以采用略讀、尋讀、精讀等多種方式讓學生反復閱讀,了解文本意思,獲取具體信息,學習語篇中的單詞、短語、句子、語段,在理解、思辨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和語言輸出能力。在此過程中,教師應有意識地滲透閱讀方法的指導,為學生的后續學習奠定基礎。
1.略讀:用小貼士理出思路
略讀又稱跳讀,即讓學生盡可能快地閱讀,當遇到不認識的單詞或不理解的句子時就跳過去,只要求了解語篇的大概意思。
【課例】教學5B Unit8 At the week-ends中Part A的內容。教師可以先讓學生帶著問題(①How many children are talking about the weekends?②Who are they?)觀看課文動畫,以幫助學生理解所學課文。采用略讀的方法,讓學生快速閱讀課文,用筆圈出問題的答案,同時,教師給出閱讀小貼士,更清晰、直觀地教給學生略讀的技巧。
Learning tips:快速閱讀短文,理解短文的大概意思,遇到不理解的詞句請聯系上下文思考,如還是不理解,可以先跳過。
2.尋讀:用個性符號找到重點
尋讀又稱查讀,也是一種快速閱讀技巧。但是它又不同于略讀,尋讀的目的性明確,要求學生有針對性地尋找相關信息。
【課例】教學5B Unit8 At the week-ends中Part A的內容。當學生找到上述兩個問題的答案后,教師可根據學生的回答在黑板上貼出6個孩子的頭像,告訴學生:“Two children like sport very much. Who are they?Read quickly!”此為尋讀。當學生在用個性符號畫出相關答案并正確回答后,教師要求學生:“Why?Show me 2-3 sentences.Read them and draw a lion.”此也為尋讀。這時,教師可以給出這樣的閱讀小貼士:
Learning tips:閱讀時,用筆畫出你所需要的信息,做好記號。
3.精讀:用深層閱讀突破難點
精讀又稱細讀,是更深層次的閱讀技巧。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所學內容,教師可設計相關任務,讓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反復閱讀文本,接著教師著重講析,突破難點,從而解決問題。
【課例】還是以教學5B Unit8 At the weekends中Part A的內容為例,當學生找出句子并畫線后,教師可拋出以下問題吸引學生繼續深入地閱讀文本:①Which sport does Wang Bing do at the weekends?②What else does Wang Bing do at the weekends?③What else does Mike do at the weekends?閱讀小貼士可以這樣設計:
Learning tips:帶著問題進行閱讀,反復閱讀與問題相關的語段,并整理出自己所需要的信息。
4.復述:用提示語消化內容
復述是指學生在理解、熟悉課文的基礎上,用學過的語言材料,按照一定的要求,口頭把課文內容重新表達出來。主要看學生學得靈活與否,是不是能把文本中獲取的信息轉化為自己的語言并能恰如其分地表述出來。
【課例】教學5B Unit8 At the week-ends中Part A的內容時,在學生清晰掌握Wang Bing 和Mike的活動的基礎上,教師可設計任務,巧妙地把機械操練變成意義操練,提供一個“說話”的平臺,讓學生小試身手。任務如下:Just now,we known “How does Wang Bing spend his weekends?”(出示該句型)Now ,ask your desk mate.同桌操練后,回答:He often…Sometimes he…How does Mike spend his weekends?最后,在黑板的Wang Bing和Mike頭像下分別寫上3個活動的詞組,讓學生齊讀。
到此為止,整個閱讀流程已經非常清晰地呈現出來,期間滲透著教師對學生閱讀方法的指導,在教師的精心設計下,這個閱讀過程由淺入深、循序漸進,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掌握了閱讀的方法。
三、活動導學——交流互動,互幫互學
在這一環節中,教師的任務是“扶”。主要是學生運用學到的閱讀方法,通過“work pairs”和“group discussion”來完成閱讀任務。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相信學生,讓他們自己設問、答疑。教師只需要進行巡視和適當參與。當一些小組無法正確回答問題時,教師千萬不要輕易地給他們“標準答案”,而應該設法引導,讓他們自己找出正確的答案。
【課例】在5B Unit8 At the weekends中Part A的教學中,當教師把閱讀的流程都呈現后,可設計這樣一個任務讓學生合作完成: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討論文中其他的4個孩子的周末活動,并寫下所設計的問題與答案。在教師的幫助下,各小組自由選擇想要討論的人物,確保每個人物至少有兩個小組討論。學生在接到任務后,手拿紙筆開始設計問題。很快,幾個小組的白紙上出現了:What does Su Hai do at the weekends?How does Su Yang spend her weekends?Which sport does …do at the weekends?同學們你問我答,我問他答,好不熱鬧,就連平時很內向的學生也大膽地開口了。小組成員通力合作,學習成果很快就貼到了黑板上。
四、反饋導學——檢測完善,提升能力
在這一環節中,教師的任務是“賞”。“賞”是最好的激勵,這一環節能充分讓學生表現個性,既能對學生當堂課學習成果進行檢測,還能培養學生的說和寫的能力。“賞”包含了兩層含義:一是教師靜靜地欣賞學生通過自身努力以及與同伴的合作得來的學習成果;二是教師通過表情、動作和語言,肯定孩子的優秀表現,給他們成功的體驗,讓學生更積極地投入到后續的英語閱讀中。
【課例】還是以5B Unit8 At the week-ends中Part A的教學為例,當教師說出“Show Time”的時候,一只只小手舉了起來。學生能聲音洪亮地與同伴交流,當同伴出現小錯誤時,馬上會有人指出并提出改正建議。就這樣,在你說、我說、大家說的過程中,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聽的能力以及糾錯能力都得到了提升,真是一舉三得。面對意猶未盡的學生,教師讓學生課后與同學用英語交流家人是如何過周末的,并試著寫下來,學生欣然接受了這個任務。這個作業的設計既可作為這堂課的課后拓展,也可作為下次課的預習作業。
總之,在小學階段,閱讀教學是重要的英語教學任務之一,讓學生在學習中掌握方法、提升能力是重中之重。為了讓學生閱讀得更輕松、更快樂,教師應為之不斷努力。
(責編 雷 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