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小學英語 語篇教學 有效性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2)09A-0078-01
語篇是學生學習英語的重要材料,是學生獲取語言信息和提高聽、說、讀、寫能力的主要途徑。《牛津小學英語》的語篇板塊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在小學高年級的教材中占有較大的分量。它以豐富的情境設計、實用的句型以及與學生日常生活緊密聯系的話題,為教師培養學生的英語交際能力提供了大量的語言素材。因此,教師應該重視語篇教學,使語篇教學更具有效性。那么,如何使英語語篇教學更具有效性呢?筆者結合教學實踐,談談自己的想法。
一、提煉主題,串聯情節
認真閱讀教材中的語篇,筆者發現有不少語篇是以一定的順序展開的,或以時間的推移、地點的轉換,或以人物的活動、人物心情的變化等為序。因此,在語篇教學中,教師不能讀到哪兒就教到哪兒,應該先對語篇內容進行研讀、分析,然后幫助學生理清文章脈絡,提煉文章主題,串聯各個情節,以達到理解文意的目的。
例如,教學6B Unit6 Planning for the weekend中的語篇,通過研讀、分析,可以提煉出它是以時間的推移為順序展開的,主要談論孩子們的周末計劃,其中以詢問“What are we going to do…?”及“We?re going to…”為重點內容,其交際性和實用性都比較強。通過對文章主題的提煉,學生很快就能串聯語篇的情節,不少學生當堂就能復述課文,實現了有效的輸入和輸出。
二、問題引領,把握主線
教材中有很多語篇是圍繞一個主題來展開的,教師可以這個主題為主線來組織教學,并通過它進行思維發散和有效拓展。如何把握這條教學主線?在語篇教學中,筆者經常采用的方法是問題引領,即根據不同的語篇內容提出不同的問題,可由教師提出,也可由學生提出,通過提問引發學生的思考、質疑和探究,從而引導學生理解語篇內容。
例如,教學6B Unit7 A letter to a pen friend A中的語篇,筆者用問題引領的方式,使學生很快把握了文章的主線,理解了語篇的內容。在理解背景時,筆者拋出了兩個問題:①Who wanted to find a pen friend?②Who would like to be his pen friend?學生很快找出了答案(Peter和Liu Tao),接著,筆者讓學生把語篇分成三段去理解,同時提出三個問題:①Liu Tao wants to write a letter,what does he need?②Who?s Peter?③What is Liu Tao going to write?通過問題引領,學生清晰地理解了語篇的內容。
三、梳理文路,深入理解
教材中有些語篇的內容相對比較獨立,各部分之間牽連不大,多為平行結構,如介紹四季的特征、節日的活動、運動會的場景等。在教學此類語篇時,教師可采用“先梳理,后拓展”的方式,幫助學生理解語篇。
6A Unit6 Holidays中的語篇就是典型的例子,教師可以先介紹一個節日,比如New Year?s Day,通過問題“When?s…?What do people usually do?Did you…last…?”來幫助學生理解語篇,然后可以同法學習其他節日,了解其時間、活動等。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很快就理清了文章的思路,從而理解了文意。
四、整體入手,拓展升華
語篇是一個整體,在教學中,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從語篇整體入手閱讀和理解全文,然后再進一步挖掘其他教學內容(如單詞、詞組、句型等),還應該圍繞語篇開展聽、說、讀、寫的訓練,最終實現有效的語言輸出,提高學生的英語交際能力。
例如,6B Unit2 More exercise中的語篇,它是圍繞“Jim?s trouble, Dad?s advice, Jim?s plan”來展開的,學生理清了這條主線,對語篇的內容也就從整體上把握住了。在此基礎上,教師可以讓學生復述課文,布置相關的語言任務,如:I?m good at Chinese and English.But I don?t do well in Maths. What can I do?讓學生幫著解決困難,提出好的建議。
總之,教師在引導學生理解語篇時,要講求實效,教給學生正確的閱讀方法,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在實踐中不斷反思、總結、創新教學教法,讓小學英語語篇教學更有效。(責編 雷 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