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作為一種交際語言,在以前的英語教育中我們只是把它作為一種交流的工具,而忽視了它在世界人民相互交往中,代表的還是一種思想、一種文化。所以,在國家新教改后,現代教育觀念逐步形成,英語教育形成了較好的良性發展勢頭,但我們身處社會的轉型時期,在諸多問題和矛盾的壓力下,給英語教育工作特別是小學英語教育帶來了許多阻力和難題。
一、新時期英語教育面臨的難點
1.傳統教育觀念的壓力
長期以來,我國的英語教育重視書面,忽略聽說;重視知識,忽視能力;重視教材、課程、教學方法的研究,忽略學生聽說讀寫能力的全面發展。所以,迅速見效的“填鴨式”、“灌輸式”的教育方式在現實教學中大行其道,這種方式的危害恰恰是可以在短期內快速提高學生的學習進程,卻忽視了學生長期的發展和潛能的綜合開發,使作為學習主體的學生處于獲得知識的被動地位和從屬地位,壓制了學生積極參與的主觀能動性和創造力。
2.英語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
英語離不開聽說讀寫,由于受母語的影響,以及中西方文化的差異,中國學生在學習英語表達時會不知不覺地陷入中國式英語的表達誤區,這與語境的缺乏有著很大的關系,學生除了英語課能講英語,課后的練習還是缺乏交流的基礎,在現實生活中沒有創造便于交流的語言環境。
二、新時期實施英語教育的主要做法
美國的著名教育家、思想家杜威,他提倡“以兒童為中心”、“學校即社會、社會即學校”和“教、學、做合一”的教育思想。所以,針對傳統教學中存在的弱項,我們在英語教育中要不斷強化現代教學理念,增強以學生為教學主體的意識。
1.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
(1)教學觀念的更新。要從根本上轉變傳統教育單向的、灌輸性的教育模式,尊重教育對象的獨立人格及其成長的自發性、自主性和自覺性,使其內在的潛能和活力得以恰如其分的激發,從而最大限度地實現因材施教,使兒童可在有意識、無意識和下意識的學習和生活中接收到豐富的教育信息,極大地提高教學效率。
(2)教以育人,學以致用。主要是要注重學生英語能力和水平的培養,教學是教與學的交往、互動,師生雙方相互交流、相互溝通、相互啟發、相互補充,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與學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經驗和知識,交流彼此的情感、體驗與觀念,豐富教學內容,求得新的發現,從而達到共識、共享、共進,實現教學相長和共同發展。
2.教育要突出以“人”為本
教育的對象是學生,教育應以人為本,提倡“一切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就是在教學中教師怎么看待學生,把學生看成什么樣的人,對學生采取什么樣的態度,應該樹立怎樣的學生觀,這都是我們需要研究解決的問題。
(1)開放式教育。課程改革的重點就是要把學生作為教學的主體來對待,實行開放式教育。把學生作為教育的主體就是學生作為一個完整的人,使學生在教育活動中不僅具備全部的智慧力量和人格力量,而且體驗著全部的教育生活,還學生一個豐富多彩的生活世界,豐富學生的精神生活,給予學生展現個性力量的時間和空間。
(2)啟發式教育。英語教學的目的不僅僅是為了使學生掌握語言技巧,更不是為了學生在升學中獲得高分,那樣教師和學生只能成為分數的奴隸,而是為了幫助學生打破思維桎梏,和諧發展個性,全面激揚潛能和激發自身創造力。
(3)發現式教育。發現式教育最大的特點是“授人以漁”,而不是“授人以魚”。“授人以魚”就是在教學中教師把知識轉移給學生,對學生而言,這只不過是一個知識“再現”的過程,被動地從屬。而“授人以漁”則強調的是“發現”,就是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既要傳授學生知識,還要教會學生學習的方法,引導他們對未知事物和新生事物始終保持一種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以自身的獨特性主動去研究、探索、發現問題,從而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3.構筑科學民主的教育氛圍
師生平等、和諧的情感氛圍,作為一種智力的情商因素在教育中的作用是非常明顯的。在教育過程中,積極情感可以促進課題的學習,影響對當時情景的解釋,刺激主體創造力的發揮,使思維更加靈活、開放。
(1)注重提高和完善自身素質。通過情感因素的培養,盡可能排除學生學習英語的各種心理障礙,創設良好、輕松、民主的氛圍、使學生在學習時有愉悅感,沒有精神壓力和負擔,不斷激發學生的創造潛能,所以,教師在教授知識的同時,應注意加強與學生的情感方面的交流。
(2)營造民主、和諧的教育氛圍。教師由課程的實施者轉變為課程的創造者與開發者,學生也不再是知識的旁觀者,不再是由外部專家用知識來填充的容器,而是主動的學習者、創造者,是需要點燃的火炬。在教學中要不斷地鼓勵學生暢所欲言,學生不管講多講少,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悅,這大大地激活了他們的思維,創造潛力得到了盡可能地發揮。
(3)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創造力的核心是創造性思維,它是一個多因素的動態心理系統,由發散、聯想、想象、靈感、綜合、集中六種因素構成。在教學中有意識地運用多種方法,如:組織班級討論活動。在學完新知識點后,教師可組織全班同學進行分組討論,創設各種情境,用新詞新句自編對話,充分發揮每個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總之,隨著人類的進步、時代的發展、社會的前進,人們交往和溝通的不斷加深,英語必將占據越來越重要的地位。不管英語教學理論如何改革,其主要理念都是要適應時代發展,培養具有開拓創新精神的“復合型人才”。學校作為培養人才的基地,必須站在時代潮流的最前列,高舉教學理論實踐和創新的旗幟,為
國家建設和社會發展培養和輸送更多的英才。
(作者單位 江蘇省鎮江市潤州區教育培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