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休回家,常和年齡相仿的鄉鄰聊天。一鄉民說:“你們當教師的真美!一天到晚就憑一張嘴拿國家那么高的工資。風吹不著,雨淋不到,旱澇保收,年年有余,那日子過得真叫得勁!”話語中不僅僅是羨慕,還有不少的嘲諷。雖然知道他是在開玩笑,可為捍衛行業的尊嚴,我當然得出言回敬:“我們僅憑一張嘴拿工資,你說得輕巧。我們辛苦的程度你啥時體會過?我們起床時,你在做夢;你們又做夢時,我們還在工作。這種辛苦你一年想過幾回?我們掙得了這倆小錢,你們就受不了啦!……”還未等我把反駁進行到底,對方連忙阻止:“瞧瞧,被我說中了吧!還說不是憑嘴吃飯?”等我發覺上當,對方已離開很遠了。
靜下心來,仔細揣度:自己的職業中,“說”真的占據了相當大的比例。傳授知識靠說,鼓勵上進靠說,管理班級靠說,批評教育還靠說。離開“說”,我真地就寸步難行、一文不名了。毋庸置疑,我們是靠“說”教書育人、揚名立威的。
為什么我們一年到頭辛辛苦苦做的那么多都被外人視而不見呢?
自然想起了聞一多先生。他說:“跟著‘說’的就是‘做’。”他的行動與言論完全一致,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標,他在知行統一方面的高度成為后人一生的仰止。反觀我自己的教育:說的多,做得少,光說不做的現象也大量存在。
無論是教學還是教育,在學生面前,我多以權威自居,以長者的姿態居高臨下俯視學生?;蜓赞o激烈、咄咄逼人,或苦口婆心、意味深長,儼然自己就是救世主。這種表現是心理優勢作祟,也是“說教”的慣性使然。對照自己,很容易發現自身在工作和生活上表現出來的粗心大意、麻木不仁、愛優嫌差、不遵守公平等缺點。這種看不見的教育對學生的影響反而更大。
孔子云:“身教重于言教”“其身正,不令則從;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講的都是身教重要性的道理。平日里,我們說的教育進行了若干次才達到的效果,會被不經意間流露出的負面言論徹底摧毀。當學生對我們說謊時,我們怒不可遏。可我們會教學生如何應付上級檢查時的調查詢問。這或許是工作需要,可這恰恰讓學生剛剛建立的誠信、博愛、仁慈、積極等品質遭到重創,也就讓陶行知的“千教萬教教人求真”的教育箴言成了越來越遠的海市蜃樓。
筆者無意給“說”的好的老師上枷鎖。因為說的好完全可以促進學生良好傾聽習慣的養成,可以幫助教師提高成就感、自信力。我只想對工作中普遍存在的現象做一番淺薄的闡釋,意在讓我們不但要說的好,而且要做得到。用身體力行的教育引領學生形成完善的品質和高尚的人格,用實實在在地“做教”達成教育的最佳
效果。
最后,用一句廣告詞結束全文:說到不如做到;“說教”不如“做教”。
(作者單位 河南省濟源市下冶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