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課程已走進高中數學教學,新課程理念與傳統教學理念相比,具有革命性的變化。傳統的高中數學教學模式與素質教育的要求背道而馳,傳統的高中數學教學模式已不適應現代高中數學教育的發展需要,因此,高中數學教學模式就需要不斷地改革與創新。
關鍵詞:新課程改革;新理念;數學教學;新策略
就數學教師而言,應盡快地適應新舊課程的過渡,由傳統型教師向新型教師轉換。我們應充分考慮數學的學科特點,以及高中學生的心理特點,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培養學生自主探索、與人合作的良好品質,為學生終身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一、高中數學教學的實際狀況與新課程理念
目前,高中數學教學中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反映在課程上:教學內容相對偏窄、偏舊;學生的學習方式單一、被動,缺少自主探索、合作學習、獨立獲取知識的機會;對書本知識、運算和推理技能關注較多,對學生學習數學的態度、情感關注較少。課程實施過程基本以教師、課堂、書本為中心,難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分析我們的課堂教學,我認為教學視野狹窄、信息傳遞單一、師生關系沉悶、教學環境雜亂。由此而產生了學生知識靜化、思維滯化、能力弱化的現象,而事實上,學生的數學學習不應只是簡單的概念、法則、公式的掌握和熟練的過程,應該更具有探索性和思考性,教師要鼓勵學生用自己的方法去探索問題和思考問題。因而改進目前的數學課堂教學勢在必行。
二、新課程下的中學數學教學實施策略
1.新教材重視教學方式的多元化
教材將知識講解分為“問題提出、抽象概括、分析理解、思考交流”。因此,教師首先要更新觀念,教學設計時突出一個“變”字,這也是教學中最為關鍵之處,教學方法要不斷創新,突出問題的提出和解決的方法,教師提出問題允許學生質疑,不唯書本、不唯教師,充分調動學生的參與意識。
重視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很多教師把主要精力放在難度較大的綜合題上,認為只有通過解決難題才能培養能力,因而相對地忽視了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教學。教學中急急忙忙把公式、定理推證拿出來,或草草講一道例題就通過大量的題目來訓練學生。其實定理、公式推證的過程本身就蘊含著重要的解題方法和規律,不講公式的推導就直接讓學生去做題,試圖通過讓學生大量地做題去總結出一些方法,規律,結果卻是多數學生不但“悟”不出方法、規律,而且只會機械地模仿,思維水平較低,有時甚至生搬硬套,依葫蘆畫瓢,將簡單問題復雜化。
重視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多媒體教學不僅以其生動、直觀、形象、新穎的特征優化了數學課堂教學,還給學生提供了更多的直觀形象、生動活潑的數學背景,如講授正弦曲線、余弦曲線的圖形、棱錐體積公式的推導過程都可以用多媒體來演示,同時能減輕教師板書的工作量,提高講解效率。
2.建立互動型的師生關系
教師要轉變三種角色:由傳統的知識傳授者轉變為學生學習的參與者、引導者和合作者;由傳統的教學支配者、控制者轉變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促進者和指導者;由傳統的靜態知識占有者轉變為動態的研究者。
教師要以新的角色實踐教學。與學生建立人格上的平等關系,走下高高的講臺,走近學生,與學生進行平等對話與交流;教師與學生一起討論和探索,鼓勵學生主動自由地思考、發問、選
擇,甚至行動,努力當學生的顧問,當他們交換意見時的積極參與者;教師與學生建立情感上的朋友關系,使學生感到教師是他們的親密朋友。
3.營造民主、和諧的學習氛圍
在課堂教學中,從創設生動具體的問題情境入手,組織師生共同參與的活動。教師應充分尊重學生的人格,以平等的態度點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把微笑帶進課堂。少一些訓斥,多一些關愛;少一些否定,多一些鼓勵。教師要充分發揮自己的人格魅力,不斷提升課堂藝術,點燃學生思維的火花,使學生達到愿學、愛
學、樂學的境界。
4.課堂教學要鼓勵學生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
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之上。教師應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多創造有利條件讓學生有獨立思考的空間,嘗試探索,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在課堂上應該給學生思考問題的空間,經過自己思考后,分組討論,總結方法和經驗,再由教師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
總之,面對新課程,教師要充分理解新課程的要求,掌握新專業要求和技能,只有這樣,才能讓新課程標準下的數學教學過程更加流暢。
參考文獻:
[1]國家高中數學課程標準制定組.《普通高中數學課程標準》的框架設想.中小學教材教學,2002(12).
[2]吳慶麟.教育科學分支科學叢書·教育心理學.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05.
(作者單位 內蒙古自治區牙克石市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