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參加全國新課標高考今年已走過了三個年頭,近三年的新課標高考卷生物實驗題中,究竟涉及哪些考點?三年間對實驗的考查又發生了怎樣的變化,反映了怎樣的規律?本文重在解讀新課標與考試大綱,通過對這些問題的分析,希望能對高三教師和學生備戰2013年高考有所啟發。
一、新課標對實驗的要求
課程目標:初步學會生物科學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較強的生物學實驗的基本操作技能、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批判性思維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
能力要求:能夠正確使用一般的實驗器具,掌握采集和處理實驗材料、進行生物學實驗的操作、生物繪圖等技能。
二、新課標考試大綱對實驗與探究能力的要求
1.能獨立完成“生物知識內容表”所列的生物實驗,包括理解實驗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驟,掌握相關的操作技能,并能將這些實驗涉及的方法和技能進行綜合運用。
2.具備驗證簡單生物學事實的能力,并能對實驗現象和結果進行解釋、分析和處理。
3.具有對一些生物學問題進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運用觀察、實驗與調查、假說演繹、建立模型與系統分析等科學研究方法。
4.能對一些簡單的實驗方案做出恰當的評價和修訂。
三、近三年新課標高考試卷實驗題特點分析
生物學是一門實驗性很強的學科,無論是大綱卷或單科卷還是新課標卷的理科綜合考試,生物實驗一直是高考熱點而且所占分數比例逐年增加。縱觀近幾年的高考,生物實驗題的特點有:
(1)對課本基礎實驗的考查不斷加強。(2)對科學探究、實驗設計、實驗分析能力的考查不斷增加。(3)對實驗的考查同時出現在選擇題與非選擇題中。(4)對實驗方法和實驗思想的考查幾乎滲透到每一個試題中。分析近幾年新課標高考試題,高考實驗命題的特點有以下幾點:
1.遵循考綱,重視實驗過程體驗,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實驗設計、實驗分析的試題,其取材、設計思想、操作方法等更多地源于教材、遵循考綱。部分選擇題和部分非選擇題的情景就來自教材實驗。教材中的實驗往往是有共同聯系的幾個實驗放在一起考查,就教材實驗本身而言,簡單再現型的考查占據比重不大,更多的是考查對實驗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驟的理解,相關的操作技能的掌握,并能將這些實驗涉及的方法和技能進行綜合的運用,對實驗現象和結果進行解釋、分析和處理。如:2010年第3題是《分子與細胞》模塊第61頁“探究植物細胞的吸水和失水”實驗、第18頁“檢測生物組織中的糖類、脂肪和蛋白質”實驗、第26頁“觀察DNA和RNA在細胞中的分布”實驗的組合,考查的是對實驗材料的選取。2011年第4題是《分子與細胞》模塊第61頁“探究植物細胞的吸水和失水”實驗的變式,考查物質運輸方式及滲透作用,考查對成熟植物細胞吸收或失去水分原理的理解和主動運輸與被動運輸的特點。這些題都強調學生對實驗全過程的體驗,只有親手做過實驗,才會有深刻體驗,才能加深對實驗的理解和記憶。
2.實驗設計考查堅持能力立意,注重科學研究方法和實驗思想,突出了對能力的考查
近三年的實驗試題沒有出現補充完善實驗步驟、寫出實驗結果的非選擇題。淡化了關于自變量如何操縱、因變量如何檢測、無關變量如何控制的實驗設計考核。既要求考生對實驗設計思路進行分析,又對實驗結果進行預測,并能夠對多種方案進行選擇、判斷和綜合分析。側重考查實驗設計思路,運用模型研究和類比推理的方法對一些生物學問題進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如:2012年第32題是基于生態學部分的基礎知識,考查學生對種群、群落基本概念的理解,又引入了假說演繹研究方法和模擬實驗,還通過模擬實驗的設計,考查了“類比推理”的方法在生態學研究中的運用。對實驗分析能力和知識的理解層次有更深的要求。
3.對實驗分析的考查的比重不斷加大,更加重視對學生科學素養的考查
從近幾年的高考理科綜合生物試題看,實驗試題中常常用圖形、圖表、曲線等來表示實驗裝置、實驗現象、實驗數據。如:2012年選擇題第5題考查生長素的產生部位及運輸情況,要求學生在理解圖示實驗裝置的基礎上找出實驗變量。雖然比較基礎,但還是綜合考查學生的識圖能力。實驗分析側重考查結論的推導、圖表數據的處理以及運用圖表形式準確地描述實驗現象的能力、原理現象的解釋。更加注重了對推理、分析能力的考查,大大提高了對學生綜合素質的要求。
(作者單位 湖南省攸縣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