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高中英語課程改革的深入發展,如何對傳統的教學方式進行改變,挖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主體性,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是目前所有教育者共同關注的問題。筆者在實際教學中深刻地體會到,實現教師與學生之間“角色”的轉換,是提高高中英語教學水平的有效方法。
一、高中英語課堂師生角色轉換的必要性
1.課程改革的深入發展需要進一步加深對師生角色的探討
在新課改背景下,教師原有的教學行為和教學方式都在發生變化,教師積極地參與到課程改革之中,新的教育觀念對教師的教育行為的轉變和帶動日益明顯,許多教師都對自身在教學中所扮演的角色進行了認真的審視和定位。新環境下,教師要摒棄傳統觀念,積極創新,與學生一起積極探索,在完成教學任務的同時,有效地激發學生與自身的創造力。
2.全面發展的人才觀念帶動了英語教師的角色轉換
現階段的新課改,正在用全新的教育觀念沖擊著傳統的僵化的教育模式,高中教育也不僅僅局限于知識的學習,同時也主張培養學生獨立自主的個性,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這一切都離不開教師教育觀念的革新,離不開教師角色的徹底轉變。
二、讓學生的角色從配角變成主角
筆者在英語課堂教學中采用了以下方法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1.課前3分鐘演講
如:課前小演講、課堂辯論、課堂競賽、學生評判試卷、學生講課等形式。短短的3分鐘課前演講對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培養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非常關鍵。筆者通常會在每節英語課前安排1-2名學生進行課前演講,對于學生演講材料,由于學生的寫作能力有限,筆者建議學生選取現成的材料,通過整合等方式,使自己的演講內容更加豐富。
2.“學生講課”使學生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是其教學主體地位的重要體現
在實際教學中,筆者就經常采用學生講課、學生當老師的形式進行教學。讓學生走上講臺,讓學生出題講題,讓學生來講解詞匯、語法等知識,同時還可以組織學生進行試卷講評、課堂小結等,以此來提高學生主動學習、合作學習的能力,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師生關系是教學活動中最重要的關系,而教育的本質就是要通過教師的教學活動來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和成長。所以,在今后的英語課堂教學中,我們要積極轉換師生角色,真正發揮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主體作用,同時也要積極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
為課堂教學水平的提升攜手努力。
(作者單位 甘肅省白銀市第九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