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闡述協作學習法的作用,并根據多年的教學經驗,就協作學習法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問題進行了深入探討。
關鍵詞:協作學習法;高中地理教學;實踐;作用
隨著素質教育與新課程標準的不斷實施,對高中地理教學提出了更高層次的要求。在現階段的教學過程中,協作學習模式便是一種全新的教學模式,并且因其獨特的優勢業已成為現階段教學改革研究的重點。因此,如何讓協作學習法在高中地理教學過程中得到更好的運用,已成為教師的重要任務之一。
一、協作學習法的作用
由于具體學習內容不同,協作學習的具體方法也不同,協作學習法在我國教育改革中的應用有待深入探究,從實踐來看確實起到的很有效的作用,筆者從實踐中總結了一些可貴的經驗。
1.協作學習法給學生帶來了廣闊的學習空間
協作學習給予學生足夠的自主學習發揮的空間,以往的教授知識方式不能跟上時代的腳步,進程緩慢,傳統教學方法單一地傳授知識,忽略了對學生能力的培養。正所謂“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學生掌握了學習的方法,有了自主學習的意識及能力,就能夠在課下繼續學習。
2.協作學習法打破了師生間的交流障礙
良好的溝通能夠讓老師更加深入地了解學生,了解他們的階段學習水平,通過學生學習態度的變化來制訂學習計劃;學生通過溝通交流,一方面可以增進師生間感情;另一方面可以增進學生之間的感情。
3.協作學習法可以鍛煉學生對信息的掌握能力
未來的世界是信息時代,在有能力的同時比拼的是信息的掌握量,信息即意味著機會,學生在協作中會經常進行信息的搜集、檢索、歸納、記錄、互換、分析、使用等,在這些過程中學生可以鍛煉多種能力,成為真正的多面手和素質型人才。
二、協作學習法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具體應用
1.創設合理的合作互動情境
協作學習方法的應用實踐表明,該方法能有效促進學生認知結構的形成與發展。因此,在運用該種教學方法時,不能局限于對學生個體的獨立探索,而應強化學生主體之間的協作與交流,從
而促進學生之間的優勢互補,并充分調動每位學生的學習自主性與創造性,使每位學生的認知結構發生轉化。同時,在運用協作學習方法過程中,應首先為學生創設出一種合作互動情境,從而使學生在這種互動情境中產生情感與意識的轉變,并提升學生的協作意識。
2.選擇合適的協作學習內容
相對于其他學習方法而言,協作學習方法不是全班圍繞一個問題進行,而是以小組的形式對教師指定的內容進行討論。因此,對于協作學習知識內容的選擇非常重要,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協作學習教學方法的效率。
對高中地理教材而言,并非所有的內容都適合用協作學習,
而應根據教學目標的不同,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并對教材內容進行精挑細選來開展協作學習,從而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隨后,應將選定的內容劃分至每一個小組,然后由每個小組的組長將任務細化到每一個成員身上。例如:在高一地理上冊內容教學過程中,筆者分別選擇了氣象災害及其防御、海洋資源環境的開發與利用等來作為協作學習內容,在每一次學習過程中學生都能接受不同的任務,通過小組之間的相互交流、合作,使整個班集體成為一個有機的學習整體,并使教學質量與教學效率獲得了顯著提升。
3.強化小組之間的協作探討
在小組之間的協作探討過程中,應引導小組內的每個成員根據自己的理解與認知情況發表自己的意見與看法,并強化對存在疑義問題的討論,并對各種問題進行歸納、分析與整理,最后對探討結果進行總結,并形成書面報告。值得一提的是,在此過程中應注意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從而使學生對信息的創新能力得到提升。同時,通過小組之間的交流與探討,還能使學生的合作精神與人際交往能力得到提升。在小組探討工作接近結束時,教師應組織各個小組的組長召開組長座談會,并對各個小組的匯報結果加以總結與完善。
例如:在“氣象災害及其防御”這節內容教學過程中,有個小組根據自己收集的資料并加以分析、研討,總結出以下結論:
(1)干旱是因長期降雨偏少而形成的一種空氣干燥與土壤缺水的
現象;(2)造成干旱的原因有很多。這個小組的成員還分別用文
字、圖片以及視頻等元素對干旱的成因進行了詳細的描述,非常生動;(3)干旱這一突出的氣象問題不僅會造成糧食減產,甚至會影響到經濟的發展與社會穩定。通過學生之間的相互協作探究,不僅強化了對于氣象災害知識的認識與理解,還增強了學生的節水意識。并且,學生還能根據身邊的問題,從自身角度闡述干旱對各個行業與領域所造成的不良影響。之后,學生還以小組協作的形式,提出了農田水利基本建設、營造防護林等緩解干旱問題的有效措施,通過對材料的整合、理解與創新,還使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了相應的提升。
4.注重對協作學習結果的客觀評價
評價環節作為對學生合作學習活動的信息反饋環節,對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自信心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對于學生的協作學習成果,教師應給予積極的評價,對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情感、態度變化等因素給予客觀評價。同時,也可結合教學情況,有針對性地選擇試卷測試、座談、小組互評等評價方法,從而引導學生對自己的協作學習方法、步驟等進行反思,這樣更利于協作學習模式的開展。在此過程中,同樣應注重情境的創設,從而激發起學生進行下一步協作學習的情趣。在此過程中,教師還應注意觀察各個環節的動向,并對心得體會進行認真記錄,總結經驗教訓,以切實提升協作學習法的運用效能。
綜上所述,協作學習方法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方法,在高中地理教學工作過程中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此過程中,教師應對現有教學方法與教學模式進行不斷的探索與完善,針對學生自身特點,因材施教,以切實提升學生的地理學習水平。
(作者單位 江蘇省宿遷市沭陽縣夢溪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