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教學方法多種多樣,每一種教學方法對完成教學任務都有其特殊作用。體育教師能在教學中靈活而科學地變革各種練習方法,同時根據現有場地設施與學生實際情況,合理運用游戲法,將對教學效果產生積極的影響。在新課程標準的指引下,在日常教學中我常用多種多樣的游戲來吸引學生的注意、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鞏固所學的技術動作。實踐證明,游戲的恰當運用,在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發展學生身心素質、活躍課堂氣氛等方面,都有積極作用。
一、體育游戲的特點
體育游戲是有一定情節,是遵循特定規則和組織形式的智力與體力相結合的活動。體育游戲是通過游戲的形式所進行的富有娛樂、教育意義的有組織的集體活動,是以促進身心健康、提高基本活動能力和興趣為目的的一種特殊鍛煉方法,融游戲于比賽之中,從而鍛煉身體素質、發展智力、陶冶情操。
體育游戲一般分為活動性游戲和競賽性游戲兩大類,可在室內或室外進行。其特點是:
1.目的性。增強體質,促進健康,提高體能,發展智力,達到教育與娛樂的雙重目的。
2.教育性。使參加者在德、智、體、美諸方面全面發展。
3.多樣性。內容和形式豐富多彩,不受年齡、性別、體能、場地、器材等條件的限制,可因人、因地、因條件開展活動。
4.競爭性。在機會均等的原則下,按統一的規則公平競爭,符合青少年兒童生理、心理特點,深受青少年兒童的喜愛。我對七、八年級81名學生進行問卷調查,“你希望每節體育課中都安排游戲活動嗎?”回答“希望”的70人,占86.42%;“一般”的10人,占12.35%;“不希望”的1人,僅占1.3%。
體育游戲的特點和新課程標準“要面向全體學生,全面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學、勞動技能和身體心理素質,促進學生生動活潑的發展”的要點相吻合,均以育人為中心。所以,體育游戲教學法是深化課程改革的手段之一,值得廣大體育工作者共同探討。
二、注重體育游戲的創編原則
創編體育游戲應遵循規范的要求,根據青少年兒童身心發展的規律和特點,通過體育游戲達到教學目的,在內容選擇上應反映時代的文明和精神風貌。
1.有針對性,根據本節課的教學內容、教學目的創編。如:這節課教的是籃球運球,課中就可以結合運球接力游戲,這樣就可以鞏固運球的技術動作和要領。
2.有思想性,富有創造力,通過游戲開拓學生思維,培養集體主義精神。如:室內課可以進行“組字接力”游戲,做到勞逸結合。
3.有趣味性,面對全體師生,激發學生積極參與的熱情,并從中感受到生活的情趣。如:黃河長江游戲、跳長繩等。
4.突出體育骨干性,通過榜樣的力量來凝聚團隊精神,形成以榜樣為榮的氛圍。如:跳遠練習后,由學生在自己的小組中選出三名動作好、跳得遠的同學代表小組進行對抗賽,這樣既能鍛煉體育骨干,又能培養集體榮譽感,還能參與到激烈的競爭中。
5.普遍性。通過游戲活動讓學生掌握一些正確合理的游戲方法,由學生自己因地制宜地開展活動,從而豐富了每天一小時體育鍛煉的內容。
三、裁判工作原則
游戲過程中,裁判員要嚴肅、認真、公正、正確,只有客觀地評定游戲結構和監督遵守規則的情況,才能保證游戲的教育作用,否則就會降低學生的情緒,甚至互相發生爭執等。裁判員通常是由教師擔任,也可以由學生選代表共同擔任。同時,裁判員要全面觀察整個游戲過程,保證游戲的順利進行。
四、運用體育游戲應注意的事項
1.游戲內容健身化。教學內容應以健身為主要方向,如:枯燥無味的耐力練習,通過游戲進行練習內容就豐富得多,從而提高鍛煉的效率。如:力量練習可以用比一比、看一看誰做得多來提高練習密度。
2.教學方法多樣化。讓學生參與到游戲的設計中,從而使體驗課程更能適應學生的個體差異,使全體學生都從游戲的學習活動中獲得更多的益處。
3.教學組織快樂化。教學組織要變被動為主動,使嚴密的課堂組織紀律與生動活潑的教學氣氛相結合,使健身與娛樂相結合,兩者達到和諧統一。
4.教師能力復合化。經過二年多的實踐發現,提高自身的素質是學習體育課改的重要保證,新課程改革更要求教師具有更新、更快、更全面的素質,要具有適應教學的寬廣知識面。體育教師不僅是體育技術技能的灌輸者,而且是學生健康實踐的指導者,還
是學生形成良好體育品德的倡導者。
總之,運用游戲教學方法是培養學生“終身體育”觀念的良好途徑。
(作者單位 福建省松溪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