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的課堂是真實的課堂。在數學課堂上,教師偶爾也會犯“錯”。那么,我們到底如何處理這些錯誤呢?實際上,這些“錯”也是教學活動中的巨大“資源”。只要我們安排得當,同樣可以變“廢”為“寶”,變“錯誤”為”資源“,起到拓展學生思維的巨大作用。
在傳統的課堂中,教師唯教案獨尊,不敢越教案半步。對于教學過程中遇到的學生錯誤和意外情況,教師要么盡力回避,要么把學生毫不客氣地訓斥一頓。因此,在上課時學生不敢表達自己的觀點,生怕出現錯誤,課堂如同一潭死水,交流、探究嚴重缺失。要想改變這一狀況,教師必須允許學生出錯,積極對待學生的錯誤,為學生營造出錯的安全心理環境,讓學生充分展示思維過程,并順著學生的思路激活合理成分,引導學生對自己的思維過程作出修正。
一、借用“錯誤”資源,激活學生的創新思維
思維是藝術的體操。在課堂教學中,學生的“錯誤”資源本身就是一種嘗試和思維創新過程,教師只有具備“主動應對”的新理念,才會看到“錯誤”資源背后隱含著的數學思維和價值,才會因地制宜地處理好學生的錯誤,激活學生的創新思維。
二、巧用錯誤,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錯誤無時無刻不在課堂上呈現,無時無刻不在練習中存在,
我們要合理地利用這些寶貴的資源,這些“錯誤”是不可避免的。教師在遇到“錯誤”時,首先要冷靜分析錯誤的原因,寬容對待學生的錯誤。教師要針對不同的原因,幫助學生靈活糾正錯誤,帶領學生從“錯誤”走向“正確”。
良好的數學情感與態度是學生參與數學活動的重要動力,是克服困難和探索創新的力量源泉。由于學生受生理、心理特征及認知水平的限制,出錯是不可避免的。作為教師,應尊重、理解、寬容出錯的學生,不斥責、挖苦學生。學生學習中產生的錯誤,是一種來源于學生學習活動本身,具有特殊教育作用的學習材料。它來自學生,貼近學生,教學時又回到學生的學習活動中。教師應該充分利用學生的錯誤,并將錯誤作為一種資源,合理利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喚起學生的求知欲。這樣,才能較好地促進學生情感的發展,從而更好地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
我在課堂上提倡幾個允許:錯了允許重答;答得不完整允許再想;不同的意見允許爭論。在這樣的課堂上學生沒有答錯題被老師斥責的憂慮,更沒有被同學恥笑的苦惱,他們在寬松的氛圍中學習,思維活躍,敢說、敢做、敢問。
“錯誤”作為一種教學資源,只要合理利用,就能較好地促進學生情感的發展。作為教師,要本著“以人為本”的主體教育觀,尊
重、理解、寬容出錯的學生,不斥責、挖苦學生。面對學生已出現的錯誤,教師也應換位思考,多站在學生的角度替學生著想,想想學生此時的心理狀況和情緒,并利用學生的錯誤激發學習興趣。學生在教師的正確引導及鼓勵下,敢于正視錯誤,錘煉自我,增強戰勝困難、學好數學的信心,形成良好的學習品質。
(作者單位 江西省貴溪市冷水中心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