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實施,評價改革已成為人們關注的焦
點。語文新課程倡導評價方法多元化,試卷評價是多元化評價方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試卷評價是傳統學業評價的主要方式。這種評價最大的優點是:一簡單易操作,一張試卷即可得出具體結論;二就知識評價來說,對每個學生都是公平的。試卷評價的缺點是常常使學生被動接受評價。
當前,考試還是主角,試卷評價是必要的。我們要做的是擯棄試卷評價的缺點,利用其優點,辯證地對待試卷評價,加強改革與創新,以充分發揮試卷評價在語文新課程評價和語文改革中的重要作用。
一、創新命題理念
1.依標扣本
命題要以《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以下簡稱《課標》)為基本依據,以各冊語文課本為根本,緊緊圍繞《課標》和各冊“教學目標、要求”進行命題。首先,要圍繞《課標》中各學段關于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方面的目標進行命題。各冊教學參考書都列出了本冊教材的教學目標、要求,命題者應當認真研究、細心體會。
2.突出基礎
命題要重點突出基礎知識和基本能力的考查。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尤其要注重語文基本能力的考查。對各項知識、能力的考查要著眼于基本要求。考試要求的基礎化,會引導教師按小學階段的基本要求進行教學,使大部分學生都能獲得較好的成績,
有利于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有利于減輕學生過重的學業負擔。
反之,試題出得偏、怪、難,直接會使學生考試成績偏低,喪失學習語文的興趣,還會使教師偏離正常的教學軌道,丟開《課標》、課本,另起爐灶,大搞“題海戰術”。
3.加強整合
要加強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維目標之間的整合,努力在考查學生語文知識、語文能力的同時,了解學生的思維方式、學習態度和價值觀等。
4.鏈接生活
命題應該盡量和學生的生活實際相聯系,強化學生在生活中學語文、用語文的意識,培養學生在生活中學語文、用語文的良好習慣。例如,找一找我們生活中的錯別字。
5.尊重個性
首先要尊重學生的獨特見解。注重設計一些開放性的、答案多樣化的試題,給學生充分展現自我的空間,盡量為學生提供發表獨特見解的機會。其次,要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注重體現試題的層次性,可提供難易不同的A、B兩份試卷,供不同層次的學生選擇,滿足不同學生的需求。
二、創新命題內容
1.保證命題內容的正確性
命題內容的創新必須堅持科學性原則,試題中不能出現知識性、思想性的錯誤,不能出現與《課標》所規定的目標以及教材內容相悖的內容。
2.注意命題內容的全面性
命題要能全面檢測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既重視考查學生基礎知識的掌握情況,又重視考查學生利用語文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促進學生語文能力和素養的全面提升。
3.注意命題內容的時代性
選取鮮活而富有時代特色的試題材料是創新命題內容的重要途徑。選擇充滿時代氣息的材料內容,有利于引導學生關注生活,關注社會,開闊知識面。
三、創新試題題型
1.創新試題的題型
在現行教材中,那些無意義的練習形式已經基本被刪除了。試題形式要體現從語文的角度提出問題,能綜合運用所學的知識與技能,形成解決問題的一些基本策略和方法,發展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
2.創新試題的呈現方式
要盡量采用豐富多樣、生動活潑的試題呈現方式,改變以往的試卷刻板、冷漠的面孔,增強考試的趣味性和激勵性。首先,要注意設計圖文并茂、新穎活潑的版面,低年級的試卷更應該做到這一點。
四、創新試卷結果的處理
每次測試閱卷后,對每個學生的分數改變以往一錘定音的做法。先讓學生把做錯的題重做一遍,如果重做對了,說明學生對知識已經掌握了,照樣給學生分數,即在原得分的基礎上加上重做的得分,并把兩項得分之和作為學生的最后得分。通過考試重做得分,淡化了學生的分數概念,使學生明白分數不是唯一的目的,掌握語文知識才是最重要的;通過考試重做得分,融洽了師生關系,使學生認識到考試并不是老師要為難他們;通過考試重做得分的深入,老師可以準確掌握每個學生對某一單元知識的掌握情況,通過考試重做得分的深入,使學生認識到養成認真、細心等學習習慣的重要性。
在具體操作中,應當靈活運用,如果每次都允許學生重做得分,那樣學生容易對重做產生依賴思想,容易搞成重復考試,所以每學期或每學年也適當安排不允許重做考試,使學生明白錯了并不是每次都有機會的糾正,培養學生珍惜機會、認真學習和認真做事的習慣。此外,對成績較好的學生一般不允許重做得分,或重做只得一半分。這樣,考試的有效性才能得到提高,既有利于中、差水平學生的進步,也有利于優秀學生的發展。
(作者單位 安徽省長豐縣崗集鎮中心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