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是學校教育中最豐富、最有趣的課程之一,然而由于受傳統教育思想的影響,再加上農村教育設施落后,教師在教授這門課程時沒有特色,顯得枯燥乏味,學生提不起學習興趣。《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在課程實施建議中明確指出:數學教學活動的教學是師生之間、生生之間交往互助與共同發展的過程。因此,我認為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開展豐富多彩的數學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能主動地進行學習,快樂地獲取知識,從而全面提升學生的學習質量,有效地提高學習效果。那么,如何創造快樂的數學課堂呢?怎樣才能讓學生快樂地學習呢?
一、創設情境,培養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果學生有了興趣,就有了學習、探究的動力,也就有了學習的方向。通過幾年的教學實踐,我認為培養學生的數學興趣,創設情境很重要。創設有利于學生進行數學學習的問題情境,進而引導學生投身到問題情境中,產生強烈的“問題”需要和迫切的探究心理,使他們樂于提出問題,學習興趣得以激發。
二、體驗成功,增強興趣
實踐表明,讓學生得到更多的成功和快樂,能更好地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提高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學生普遍地感到自己數學成績不好,缺乏成就感而不喜歡數學,致使數學學習興趣不高。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要為學生創設取得成功的機會,并適時、適當、真切地鼓勵學生獲得的成功。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哪怕是取得很小的成功或微不足道的進步,都應該鼓勵(尤其是學困生),激發其成就動機。另外,在教學中開展豐富、生動的學習活動,讓他們運用自己的智慧,發揮自己的所長,獲得成功的體驗,感受成功的快樂,這樣對數學的學習興趣也就更加濃厚了。
三、激勵評價,鞏固興趣
小學生的興趣,往往呈現出短暫、易于遷移的特點。激勵性評價,對于鞏固學生的學習興趣十分有效。激勵性評價點燃學生求知、進取、發展的火花,使學生的內心深處形成一股強大的心理推動力,在潛意識中產生向表揚目標努力的追求,對學習的態度是樂意的、主動的,感到學習是一件無比開心的事。
除了課堂內進行激勵評價,課外的激勵評價也十分重要。教師在與學生的交往中能以親切的態度、殷切的話語、深切的愛心、激勵的語言去啟迪學生的潛能,伴隨學生的成長過程,就會使學生在愛的體驗中肯定自己,在愛的沐浴中克服困難,戰勝逆境,獲得成功的體驗,從而在今后的學習和生活中取得更大的進步。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這句話闡明了“愉快教育”的優越性。“教育要使人愉快,要讓一切教育帶有樂趣。”快樂教學,快樂學習,將令老師與學生在教學中共同成長,并使學生在學習中既獲得知識又得到個性的發展。
(作者單位 廣西省南寧市馬山縣里當鄉加榮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