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改革傳統教學模式,建構符合學生身心特征和時代特征,能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新型教學模式成為當今教改的必然趨勢。通過對自主合作學習模式的教學實驗研究,總結、分析了課堂中自主合作式模式教學的優勢,并針對該模式教學提出了幾點思考。
關鍵詞:自主合作式教學;高中歷史課堂;運用;探索
一、自主合作式教學的內涵
自主合作式教學的主要特點是學生主要通過自學和相互討論合作而不是主要通過教師獲得知識和技能。在這種模式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扮演的是“引路人”“掌舵者”的角色,學生扮演的是“合作者”“參與者”的角色。
二、自主合作式教學在歷史課堂的具體操作模式
第一階段:前課知識要點復習
課前5分鐘,讓學生上黑板聽寫前面課的重要知識點,然后迅速互相批改,達到復習鞏固的目的,同時也為新課的開展奠定知識基礎。
第二階段:教師提出問題,學生看教材自學
教師向學生發放預習提綱,規定基礎知識的預習時間。這一時間段,每個學生根據預習提綱和課本獨立完成基礎知識的學習。難度較低,學生通過閱讀和簡單的分析概括完成自學,并迅速記憶。
第三階段:小組討論解決思考提高題
預習提綱中除基礎知識外,還包括思考提高的問題。這些問題思維含量大,不是每一個學生都能通過自己的獨立學習加以解決,這時候教師規定小組討論交流的時間來解決這些問題。
第四階段:反饋展示階段
這一階段需要達到兩個目標:學生對基礎知識掌握情況的反饋和小組合作討論的成果反饋?;A知識部分的反饋任務應當交給每個小組中學習能力較差的學生來完成,根據他們對基礎知識部分的掌握情況對其所在小組進行評價和反饋。思考提高部分的反饋展示任務通常交給每個小組中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來完成,提高他們的綜合概括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同樣對這些學生的展示進行以小組為單位的評價和反饋。
第五階段:教師指點概括階段
學生在自學過程中如果出現了錯誤和偏差,教師在這一階段進行指導和指正。對學生沒有充分說明的知識盲點或者解決不透徹的難點問題,教師補充更多資料,或者進行更高層面的講解,加深全體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
第六階段:當堂反饋階段
對本課的內容進行簡要的反饋和檢測,用小紙條聽寫的形式檢查每一個學生對本課基本知識的掌握。課后迅速反饋,能有效地提高學生課堂學習的效果。
三、歷史課堂中開展自主合作式學習需要注意的幾點問題
1.分組要合理
歷史教師在構建合作小組時,一定要注意小組結構的合理性。
一是小組人數要合理,一般以2~6人為宜。二是應該按照學生歷史知識的基礎、學習能力、性格特點等方面的差異進行分組,讓不同特質、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優化組合,這樣不但有利于學生間的優勢互補,而且為全班各小組之間的公平競爭打下了基礎。三是小組成員應是動態的,可以是小組之間男女生的互換或流動,也
可以是組內某個角色的互換或輪換,還可以按照活動主題的需要
讓學生進行自由組合。這不僅使學生有新鮮感,提高合作學習的興趣,而且還可以改變學生在小組中長期形成的地位,給
每個學生提供鍛煉的機會。
2.把握小組合作的度
一節課需要進行多少次小組合作要看具體教學內容而定,所謂“內容決定形式”,次數過多反而會影響教學效果。小組合作學習是培養學生自主參與學習和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一種有效的學習方式,但不能為了合作而合作。因為學生沒有足夠的時間自悟自練,會嚴重挫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3.把握引導的時機
在小組合作中,教師要選擇合適的時機引導學生合作。教師先明確小組合作的要求,接著展示討論合作探究的課題,再指令小組合作開始。在小組合作期間教師要:1.進行巡視,控制好課堂秩序;2.對活動中出現的問題及時進行引導,讓各小組成員之間關注各成員的表現,如表情、神態、動態等等;3.提醒學生互相關照本組成員,主動謙讓,讓人人有合適的位置;4.如果有學生參與不夠積極,或者合作不夠友好,或者討論、發言時聲音太大影響到了本組或其他小組的同學,教師也必須給予正確指導。
4.合理激勵和評價
激勵和評價分為教師對學生的激勵和評價與學生對學生的激勵和評價。不管是哪一種評價,激勵和評價者都要發自內心,自然生成,并且要有禮貌——既有語言方面的,也有肢體方面,另外語言激勵和評價要簡潔、針對性強。合理的激勵和評價能充分發揮學生自主學習探究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從而大大提高學生自主合作學習的能力和課堂學習效果。
總之,自主合作式教學是當前新課改背景下出現的一種新的教學模式,這種模式也是今后高中歷史課堂教學改革的趨勢。在新課程的實施中,我們歷史教師應該擺正自己的位置,密切聯系學生的生活世界,引導學生創設融洽和諧的學習氛圍,幫助他們學會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作者單位 江蘇省靖江市第一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