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越來越多的學生認為語音已不再重要。更不可思議的是,許多英語教師也同意這個觀點,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他們已把語音漸漸淡忘,甚至根本就不進行語音方面的教學,以至于現在許多學生缺乏語音知識,不識音標,發音不準確,把握不好句子的重音和語調,這種現象在許多中學已成為普遍現象。所以,端正對語音知識的認識,搞好語音教學是英語教師的重要課題。
一、學好語音的重要性
1.學好語音符合中學生學英語的規律
大部分的語言教學不外乎三個方面:語音、詞匯、語法。語音是語言的基礎,在漢語教學中首先是拼音教學,英語也不例外,學好語音是十分必要的。只有學好語音,才能將所學材料以正確的形式在腦子里存儲,以正確的形式使它再現,從而建立正確的語感,提高語言的運用能力。英語語言學家麥卡錫強調,必須先學好發音再學習語言。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忽視或丟掉語音教學,而片面地進行應試教學是錯誤的。中學生的年齡大約在15~17歲之間,他們所獲得的大部分知識是通過認知活動得來的。再加上由于受語言環境的影響,大部分中學只能把外語作為一門學科來進行教學。學生學外語的途徑是課堂45分鐘,學習方法是認知,由此看來,我們必須讓學生學會一些基本的語音知識,比如:音標、拼讀規則等,才能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精神,提高聽、說、讀、寫語言的運用能力。
2.學好語音符合中學生的記憶規律
中學生學英語的過程是一種信息處理過程,根據Amadom
Padilia等信息處理模式,我們知道,信息處理經過三個記憶系統,被感知的信息進入感知記憶系統,信息先進入短期記憶系統,然
后進入長期記憶系統。信息一旦進入長期記憶系統,即已學得,而且在任何情況下得以應用,如果缺乏先驗知識,被感知的信息往往不能得到處理并進入短期記憶中,而短期記憶的信息若缺乏充分操練很快會被遺忘,因為短期記憶的容量是非常有限的,而長期記憶的容量相對是無限的。我們一生可以不斷地將這個信息庫中儲入新的信息。同時,我們也可以不斷地從長期記憶中提取信息,用以回憶或識辨。
要讓學生自主地進行信息處理,首先必須進行信息的儲存,
由此看來,從語言知識的最基礎的語音入手學習英語,是符合中學生的記憶規律的。同時,學好語音也為中學生的自主學習奠定了基礎。
3.學好語音可以提高識記單詞的效率,增強語言表達能力
詞匯是語言的最小單位,一個人掌握詞匯的多少和牢固與否,直接影響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影響他們思想表達的豐富與準確程度,從這個意義上講,詞匯量的多少就代表著英語水平的高低。所以,選擇最佳的有效的單詞記憶方法是十分重要的。為此,我對初中100名學生進行了問卷調查,了解他們使用什么方法記憶單詞最有效,調查結果顯示,有62%的學生是依據單詞的讀音及拼讀規則記憶的,有33%的學生是死記硬背的,還有5%的學生是邊讀邊寫邊記憶的。由此看來,學好語音不但可以幫助學生正確發音,而且還可以提高單詞的記憶效率,從而整體提高英語水平。
二、怎樣使學生學好語音
1.抓好入學階段的語音學習
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學生入學后,往往對新的環境充滿新奇感,英語又是一門新學科,教師要抓住學生的好奇心,把語音知識滲入教學過程中。因為英語的語音知識包括:語音、語調、重音、連詞、停頓、爆破等,它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貫穿于教學過程的始終,幫助他們總結規律,歸納規則,利用國際音標標識記單詞,防止學生用漢字式拼音給單詞注音,造成發音不準確的不良習慣。
2.語音教學應與聽、說、讀、寫結合起來
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注意充分利用學生的感官功能,做到眼明、耳聰、口利、手勤。利用有節奏的朗讀,在韻律的重復式或歌曲,各種游戲、各種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培養學生的興趣和對語言的敏感性,使學生養成良好的語音、語調習慣,使較為零碎的、難解的知識具體化、直觀化,使學生形成語感,形成良好的發音習慣和有效的策略進而提高聽、說、讀、寫能力。
3.語音與詞匯結合
詞匯教學是音、形、義的統一,任何一個詞匯都離不開這三個要素。在詞匯教學過程中應充分利用國際音標、拼讀規則,讓學生試讀,這樣既復習了語音知識又學會了新單詞,充分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指導”的教學原則,同時也培養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真正做到了見形思義、見音思形,把音、形、義結合起來。
假如我們不教給學生一些必要的語音知識,單憑讓學生模仿是不行的。比如:老師在讀“what”這個詞時,由于受爆破音“[t]”的影響,很多學生因聽不清而讀成“瓦測”,如果這時我們把音標寫在黑板上,并讓學生看老師的口形,簡單介紹發音要領,這一問題就很容易解決,學生有了語音方面的知識作基礎,便有了自主學習的本領,可以根據拼讀規則記單詞;在朗讀過程中可以把握句子的重音和語調,在聽的過程中,可以聽懂連讀、爆破等語音現象,之所以現在有很多學生在聽力上很困難,就是因為我們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忽視語音教學,甚至丟棄語音。
4.注重朗讀和背誦
不論學習哪種語言,朗讀是非常重要的。英語更是如此,因為朗讀是學習語言非常重要且有效的方法之一。經常讓學生進行有表情的表演、朗讀、背誦等活動,可以讓學生養成良好的發音習慣,形成正確的語感,進而提高聽、說、讀、寫、譯等各種語言技能,同時也能極大地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為學生更好地學習英語創造良好的氛圍。
總之,靈活地、創造性地學習和研究教學方法,縮短了教學周期,優化了教學結構,減輕了學生負擔,使課堂變成富于興趣、充滿活力、學生樂于參與、積極合作、獲取知識的樂土,培養了學生學習能力,提高了教學效率。在英語音標教學中,只有針對學生的共同特點和個別差異,因材施教,實施個性化教育,才能更充分地調動學生的自覺性和積極性。這樣既有利于爭取大多數學生達到具有靈活認讀拼讀單詞的能力培養要求,又讓他們主動、準確地運用語言進行交際性的活動。
(作者單位 江蘇省寶應縣城北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