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針對高中生物課堂合作學習策略的運用進行了簡單分析和探討。
關鍵詞:生物課堂;合作學習;策略
在高中生物課堂教學中,合作學習策略作為一種有效的學習方法,既可以提高學生的生物知識水平,也可以提升學生的學習素養。因此,對高中生物課堂合作學習策略運用的探討有其必要性。
一、科學分組
在高中生物課堂教學中,科學分組是進行合作學習的第一
步。在實踐工作中,教師一般采取就近原則,如以前后四個同學或者同桌為一組,這樣的分組雖然簡單,但是不科學,也不合理,而且還具有很強的隨意性,最終會影響到學習效率的提高。因此,為了提高分組學習的科學性,需要教師以學生的認知結構、興趣愛好以及心理素養等作為分組的參考依據,對學生進行適當調配,使得每個學習小組實力相當,優化小組結構,進而為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奠定基礎。
二、合理選擇合作課題
在高中生物合作學習中,課題的選擇也非常重要。在選擇課題時,第一,要保證課題的合理性和科學性,難易適中;第二,要保證課題的價值性,既可以有效地激發學生學習探究的欲望,而且還要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從根本上推進合作學習效果;第三,一定要保證課題研究的趣味性,引起學生對課堂教學的關注。
如,在學習“生態系統中的能量流動”時,可以采用以下課題進行導入:
創設問題情境,給學生這樣一個畫面:隨著海浪,一個人飄到一座荒島上,身邊只剩下一只雞和15公斤玉米。問題:假設你流落在不毛的荒島上,隨身尚存的只有少量的玉米和一只母雞,那里除了能飲用的水外,幾乎沒有任何食物。以下哪種生存策略能讓你維持更長的時間來等待救援:一、先吃雞,然后吃玉米;二、先吃玉米,然后吃雞;三、用玉米喂雞,然后吃雞;四、用玉米喂雞,先吃雞蛋,然后再吃雞,讓學生討論和交流,然后就可以揭示課題“生態系統能量流動的研究”。通過這種趣味性問題情境的創設,不僅可以增強學生的有意注意,而且可以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進而投入學習當中。
三、探究方法
在小組合作學習中,研究方法的選擇也是一個關鍵性的環節。在這里我們仍舊以上面的課題為例,如在探究“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逐級遞減的原因”時,教師可以采用以下探究方法:多邊訪問法(可以訪問在場的每一位老師與同學)、閱讀提煉法(閱讀書本、材料,歸納總結)、合作探究法(同學間互相討論分析)、讀圖分析法、讀圖聯想法等,進行分組探究,并且在探究過程中,每組有不同的探究問題。如:
第一小組:
1.生態系統所需的能量主要來源于哪里?
2.主要以哪種形式和方式輸入生態系統內?
第二小組:
1.植食性動物的能量是如何獲得的?
2.獲得的能量又是如何分配的?消費者攝入的能量等于消費者同化的能量嗎?
3.對“未利用的能量”,請舉例說明。(可聯系其他生態系統加以說明)
在合作學習中,以這樣的探究方法,讓學生進行分組討論、合作交流,并且要由教師巡視參與討論,適時進行點撥指導,學生不僅可以加強對知識的了解和掌握,而且可以讓學生體驗到學習的成功和快樂,增強學生的學習體驗。
四、教學評價
在合作學習中,教學評價作為整個教學的最后一個環節,一定要保證評價的科學性和合理性,可以從合作學習的學習效果、研究方法以及團結意識等各個方面進行評價,讓學生從中找到優勢和不足,讓學生獲得更多的收獲。如,在學習完遺傳信息的傳遞規律第1節“基因的分離規律”時,教師在完成小組合作學習后,通過科學的評價,既可以讓學生深入了解孟德爾的一對相對性狀的雜交實驗及分離定律,而且體驗孟德爾遺傳實驗的科學方法和創新思維,實現學生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方面的教育。
總之,在高中生物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策略的運用,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和學習興趣,提升學生的認知水平和認知結構,增強學生的團結意識。
參考文獻:
康曉強.淺析如何有效開展生物小組合作學習[J].文理導航,2012(6).
(作者單位 重慶市綦江實驗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