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根據新課標、新考綱以及中考英語命題的方向,教師需要堅持精講精練的教學模式和采用有效的復習方法,使基礎知識系統化、系統知識重點化、重點知識考點化、考點知識習題化、習題知識能力化。
關鍵詞:新課程;英語中考復習;有效;減負;增效
在強調新課改思想的前提下,在現有課堂教學時間的限定下,要順利完成初三英語總復習、達到中考所必需的知識和能力高度,就要求我們必須大幅度提升復習效率,通過創設高效的復習課,將具體的方法、技巧上升為策略,才能真正實現“減負、增效”的目標。
一、教師——集思廣益,有備而來
集體智慧是最高智慧!
(一)系統的研究是實施高效復習的前提
復習要有明確的方向,首先教師應認真研究《英語中考說明》《英語中考指南》和《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每年的中考題盡管千變萬化,但中考命題的著眼點和落腳點離不開《考試說明》。
(二)周密的復習計劃是實施高效復習的基礎
中考復習前教師要根據學情和時間等制定詳細的復習計劃。
1.第一階段,全面的復習,重點上好知識梳理課。按知識塊進行,按照中考指南上的知識體系復習,夯實雙基。
2.第二階段,重點上好專題復習課,培養和提高學生對英語知識的綜合能力、遷移能力、運用能力、創新能力,突出重難點。
3.最后一階段,考前模擬訓練,進行查漏補缺。模擬訓練是考前大練兵,是中考前的熱身訓練階段。同時要培養學生的自信心,加強學生心理素質的培養和鍛煉。
(三)教師下“題海”,學生出“煉獄”
中考試題十分注重對學科特點的考查,關注和研究能體現學科特點的問題,分析和解決這些問題的思維規律與常用方法,很有必要。在復習中教師要根據題型選題,根據知識點選題,綜合性題目。防止學生跳入“題海”。教師首先自己要明確,同時要吃透和研究“題型示例”,對考試內容、要點、考查的深度、廣度、難度和坡度,關注時事和社會焦點,做到心中有數,不搞“題海戰術”。
試題研究的目的主要側重于以下五個方面:
1.通過近三年試題整體研究——找共性。
2.通過近期試題重點研究——找趨勢。
3.通過相同考點試題對比研究——找變化。
4.通過不同試題分類研究——找差別。
5.通過對各地、市模擬試題集中研究——找新意、找動態。
二、學生——合作學習,共同進步
(一)組建合作學習小組
根據各班級學生的情況,采用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分組原則,按每組7人左右分成幾個合作小組,每組指定一名英語成績優異且做事認真負責的同學擔任組長。
(二)師生學習,小組合作交流
1.課前
(1)教師輔助。設計好復習教學案,讓學生知道復習什么以及掌握的程度,學習重點及難點以便學生有意識地主動做好充分準備。教師要指導學生系統整理和歸納知識。教師想方設法幫助各組學生構建系統的知識網絡框架,將易混淆的一些基本概念進
行對比,這樣學生的學習就會由盲目變為自覺,知識由零散變得
系統。
(2)合作學習。小組成員就教學案中的問題進行交流,重點對自己不能解決的疑難問題尋求他人的幫助,予以解決;把自己構建的知識網絡在小組內部展示、交流,在小組長的帶領下再進行歸納概括,形成本小組相對完整的知識結構;討論結束后,組長記下疑難問題交給教師。
2.課堂——爭取實現“課堂高效、考場得意、考分如意”
(1)選擇有代表性的知識結構向全班展示,供其他小組借鑒、補充、完善;教師選擇書寫和步驟均規范的學案向全班展示,進一步讓學生明白他們才是復習課的主人。
(2)典例精析:教師根據各學習小組教學案中共性的問題,針對重點、難點,結合熱點,精選幾個典型例題,講解時從方法步驟著眼,從解題思路入手,引導學生認真分析題意,弄清要求和條件,找出試題所涉及的知識點,以及要求解答的問題與已知條件的關系,抓住解題關鍵,形成正確的解題思路和方案,并注意答題的規范性和嚴謹性。培養學生解題時做到“知識、方法、能力、規范”的統一。
(3)在復習過程中結合生活實際、情境在更高的層次上對課本基礎知識加以理解應用,培養學生應用基礎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在復習過程中要堅決杜絕不求理解的死記硬背。讓學生明白重視課本更應“會用”課本。
(4)把“灌輸式”教學轉變為學生“主動探究式”教學,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以及對題目所給情景、信息的分析能力。
(5)通過教學案中課堂評價、每日一題等定時訓練形式以考查學生學習的效果。
(6)復習的最后階段,必要的綜合測試可以讓考生早一點適應考試的氛圍,更好地把握考試節奏。通過模擬訓練,使學生了解審題時怎樣抓住問題的關鍵,正確、規范的答題。
3.課后
(1)課后鞏固。教學案課后鞏固部分設置基礎知識鞏固練習;重難點的針對練習、變形和擴展練習;綜合題的能力訓練。以滿足各種層次學生的需要。通過改變題干內容,改變設問方式等方面進行多角度變化,進行拓展、延伸,從而帶動相應的知識點、能力點、達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效果。
(2)每日一題訓練。仿照中考重點題型的形式,我們用每日一題訓練學生的閱讀能力、審題能力、解題能力等來提高優秀率。
(3)認真做好培優補差工作。培優一定要注重基礎知識的復習和針對訓練,教師要引導和幫助學生,抓實抓細基礎知識。爭取中考在基礎題上少出錯,不在送分題上丟分。補差的課堂以“練—講—練”的形式開展,做到講練結合,當場反饋,力爭提高合格率。
(4)整理“錯題”,診治“錯題”。復習中,學生存在的共性問題,老師應對其進行整理,形成錯題集,逐一“診治”。只有這樣,才能走出總復習中“越基礎的東西越易出差錯”的怪圈。
(5)教師做好課后反思。高效的英語復習當然還必須以學情來指導教情。從學習小組的反饋、學生課堂表現、錯題“診斷”等方面多少可以反映學生對復習內容的理解程度和掌握程度。教師應及時調整復習的程序,從而達到教與學的和諧,提高復習的效果。
總之,復習有法,但無定法。復習模式是在一定范圍一定時間內適用的,在新課改和“五嚴”規定背景下,提高復習課堂的效率,實現“減負、增效”的目標還是非常必要的。
(作者單位 江蘇省鎮江市金山實驗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