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象派大師康定斯基說:“色彩是能直接對心靈發生影響的手段。”人們觀察對象或欣賞一幅藝術作品首先引起人們關注和興趣的往往就是色彩。
色彩中有兩個基本概念,即固有色和條件色。固有色和條件色一綜合就是對象在我們眼睛中所反映出來的色彩。進行色彩寫生,則更注重對于條件色影響的規律進行研究。當我們進行風景寫生時,遠處的山,近處的樹,一切都是那樣動人。不同的時刻,它們有著不同的“姿色”。太陽升起時,略顯玫瑰紅色照射大地;黃昏的陽光,則帶橙色,使山村籠罩著溫暖的氣氛。山上綠樹房屋的白墻已不只是物體本身的顏色。綠樹是帶紅色傾向的橄欖綠,白墻則更是反映出陽光的色彩,這些都是因為對象受到暖色陽光照射的緣故。如果是中午,陽光顯得蒼白,因而綠樹的背光處和屋檐下的暗影,由于受到地面反射光的影響,呈現出較暖的色彩。我們還會發現,同樣是一種樹木,因為處于不同的位置,遠處的和近處的就有明顯的差別,這是由于受到大氣影響的關系。遠處的樹偏冷灰色,近處的樹則偏暖,而且彩度也較高,通常這種由于空間的影響而產生的色彩變化稱為空間色。在風景寫生中,這也是色彩變化中一個較為重要的規律。我們通常是在室內進行寫生的。當我們把靜物擺好或請模特兒做好姿勢、觀察對象時,就會發現,對象受光部分的色彩傾向是較冷的,而背光的暗部色彩則偏暖。原因是室內光的光源是窗外藍色天空的反射光,所以多呈現冷色。我們在寫生中必須仔細觀察、理解、掌握外界光源的色彩以及物體之間色彩的相互影響變化的規律。雖然,畫面的色彩是直接受到光源色影響的,但我們還應很好地研究所描繪對象的固有色。一般來說,固有色對畫面的色調起著更直接的作用。色調通常是指不同的色彩以及它們之間的相互組合所產生的豐富的色彩效果。認識色調,是從色彩的三個要素的角度來區分的。以色相來分,某種顏色占主導地位時,亦稱某種色調,如紅色調或藍色調;有時也以生理感覺來概括,如把以紅色、黃色、橙色或深色為主色的畫面,稱為暖色調;反之,以藍色、紫色或淺色為主色的稱之為冷色調;以綠色和灰色為主的畫面稱中間色調。從色度來分,明度高的色彩組成的畫面,稱亮調;明度低的色彩組成的畫面,則稱暗調。從彩度來分,彩度高的顏色組合的畫面,為鮮明的調,稱強烈色調;灰調則是由彩度較低的灰色組成,稱柔和色調。這只是從大體上來分。正因為如此,色彩構成了自己豐富多彩的藝術語言。
(作者單位 黑龍江省佳木斯市第七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