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如其人,寫作能力是個人綜合能力的集中體現。高年級的學生普遍反映作文難,因此培養(yǎng)學生修改自己的習作就成了高段教學的一個重點。
一、讓學生懂得修改自己作文的重要性
教學中,我出示古人反復推敲用詞的例子:
春風又綠(到、入、過、吹、滿)江南岸——白居易
(一個“綠”既展現了江南春天垂柳如絲的美麗景色,又表現了它的變化過程)
輕風扶(搖、舞)細柳
淡月失(映、隱)梅花
(搖動了說明風不輕;跳起了舞,風也不輕;映、隱不能說明月色很淡)
讓學生明白好作文是改出來的,同時修改作文是提高作文能力的過程。
二、讓學生熟練修改病句
我們知道,句子先組成段落,再組合成文章。學會修改作文,首先得會修改病句。我在教學中出示以下幾個例句,請孩子們修改。
①同學們正在全神貫注,聚精會神地聽老師講課。
②我們少先隊員是。
③上周星期四,我看見了全效師生悅耳動聽的歌聲。
學生以小組討論歸納出方法、明白重復啰嗦的刪;缺成分的加;用詞不當、搭配不當、前后矛盾的換、改。以后遇到同類型的病句,學生就很容易對癥下藥。
三、讓學生懂得怎樣修改自己的作文
請同學們討論:媽媽做飯時,舀出一碗米,發(fā)現里面有沙子,該怎么做?(學生出主意)如果有一碗發(fā)了霉又有沙子的飯,你又準備怎么做呢?(先撿沙子——順序不對,先整體后部分——才合理)因此,修改作文,應做到:
1.先修改全文整體性的問題
①修改作文的立意——思想要健康、深刻
有一個孩子是這樣寫《一件新鮮事》的:
星期天——捉青蛙——用盡各種辦法屠殺青蛙(活埋、剖、
燒……)。我就讓學生發(fā)表意見,雖然有趣,但是青蛙是莊稼的好朋友,屠殺青蛙肯定是不對的。
②修改作文的結構——條理要清楚
作文要弄明白先說什么,后說什么,怎么說。
③修改作文的內容——要具體
很多同學習作的毛病,一是流水賬,無重點;二是頭重腳輕,重點內容不具體、不明確。
2.修改作文中的局部問題
病句:用詞不當、搭配不當、意思重復、前后矛盾、語序顛倒、意思不清、意思跳躍、關系不當、銜接不緊、成分殘缺、指代不明。
錯別字:錯字(多筆、少筆、錯筆……),別字(形近字代替、同音字代替、音近字代替……)
標點符號:錯用標點,書寫不對
格式:空格、占格、回格等格式問題
同學們在寫作時,只要養(yǎng)成想清楚再寫和寫后認真修改的習慣,多讀、多寫、多改,做到作文中句子通順、詳略得當,成功的作文就會出現在自己的筆下,就會體會到作文的樂趣。
(作者單位 重慶市巫溪縣城廂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