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鍵盤教育是音樂教育中的基礎課,是培養學生良好學習習慣和方法的第一步。主要分析了音樂教育中的鍵盤教育問題,針對鍵盤教育提出了一些建議和看法。
關鍵詞:音樂;鍵盤;教育
鍵盤音樂教育是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演奏完美的音樂作品的基礎和前提。教師在進行鍵盤音樂教育時,不能只要求學生熟練掌握鍵盤,還要在學習鍵盤中找到音樂的靈感,培養學生對音樂音符的興趣。每一個音節的彈奏,每一個句子的彈奏,都應該是充滿感情的,這才是音樂教育的最高境界。筆者結合多年的音樂教學經驗,簡要分析幾點鍵盤教育的體會。
一、分層次教學,提高學生的演奏技能
教師在進行音樂教育時,要根據每一類學生的實際情況實施分層教學,以全面提高每一位學生的演奏技能和水平。
1.教師要充分了解每一位學生的真實彈奏水平,然后對其進行科學劃分。教師要清楚地了解每一個學生的演奏水平、理論知識水平、演奏經驗和演奏習慣,在了解的基礎上進行劃分,以便使樂器演奏水平較高的學生進行較高層次的學習,樂器演奏水平較低的學生則進行較低層次的學習。
2.教師在劃分之后還要確立科學的教學方式,對于演奏水平較高和樂器熟練程度較高的學生進行一對一教學,實行小課教學法,促進這一類學生的實際水平得到提高;而對于那些以前學過鋼琴或電子琴,后來疏于練習的學生和那些才剛剛開始學習鋼琴或電子琴的學生,要積極培養他們的鍵盤意識,以集體教學(最好不要超過四個)的方式進行,幫助他們找到敲擊鍵盤的靈感,穩固樂器演奏基礎知識。通過集體教學和小課教學兩種方式,因材施教,從而創設一套適合學生實際情況的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演奏技能和水平。
二、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培養學生的品德理想
在音樂教育的同時,教師要注重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品德理想的培養,促進學生的身心全面健康地發展。
1.演奏是需要感情的,鍵盤樂器對于學生的感知器官的要求特別高,教師要積極運用鍵盤樂器的高要求培養學生的學習習
慣。演奏時需要左右手積極配合,大腦綜合協調,才能演奏出美妙的樂曲。例如,鍵盤樂器的演奏可以形成看樂譜、打拍子等習慣,這就是一種音樂與心靈實現溝通的過程。從生理上說,人的左半邊身體受右腦支配,右半邊身體受左腦支配。學生在進行演奏時,做到了認真、仔細、專業,就促進了大腦智力的開發。另外,有些學生在音樂學習中形成了自由懶散的習慣,這是不利于學生的樂器學習的。教師要促進學生形成精益求精、懂規矩守紀律的習慣,讓學生在動腦動手中得到成長。
2.教師要培養學生形成健康向上的品德和理想,提高自身的藝術修養和意志品質。音樂可以陶冶人們的情操,凈化人們的心靈,音樂的學習不只是一門技藝的學習,還是一種修養的學習,教師要充分發揮音樂修身養性的作用,促進學生形成健康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例如,有些人認為學習音樂就是為了學到一門好技藝,方便以后找工作;還有的人認為學習音樂索然無味,而且花費時間長久,很難堅持下去。這就需要教師教育學生樹立遠大的理想和抱負,在堅持中學有所獲,端正價值觀的同時熱愛音樂學習,培養對音樂的興趣。
三、注重培養學生的綜合技術能力
教師在進行音樂教學時,除了注重學生的演奏能力的培養
外,還應該加強學生的綜合技術能力的培養。
1.教師要注重學生的演奏能力和音樂風格相統一的培養,讓
學生在音樂演奏中感受不一樣的音樂風格,對音樂作品的風格有一個感性認識。
2.教師要通過鍵盤樂器來培養學生對音樂作品的分析能力,
在敲擊中找到音樂作品的格調、調式、和聲、曲式和風格感悟。最后,教師要培養學生的即興表演能力,讓學生能夠在藝術節、文化節、文藝演出等音樂文化活動中展現自己的演奏能力。
(作者單位 江西省贛州市青少年活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