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音樂是一門來自于生活的藝術,任何一部音樂作品的創作都離不開作者對實際生活的感悟,可以說沒有生活的音樂作品是空洞和乏味的,生活實際即是音樂這門藝術的本質。在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音樂的本質沒有受到重視,教師只是一味地將一些音樂理論知識傳授給學生,完全背離了音樂這門藝術應有的本質,學生的學習效果也不甚理想。因此在音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該堅持從生活實際出發,引發學生生活體驗和音樂作品之間的共鳴,讓學生用心靈去體會音樂之美,以此來達到音樂教學的真實初衷。
關鍵詞:小學音樂教學;生活化課堂;引發共鳴;心靈感悟;熱情激發
音樂的教學要從生活實際出發,否則我們的教學內容就會過于空洞和乏味。在小學音樂教學中,尤其是在低年級的音樂教學中,孩子們對于音樂的理解幾乎完全是感性的,對于音樂理論知識是十分陌生的,但是他們對于生活中的音樂卻并不陌生,如果我們在課堂教學中忽略了學生對于音樂的生活認知,而強行地將音樂理論知識灌輸給學生,那么教學效果可想而知。而且學生的心智發育程度較低,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很低,如果沒有將孩子們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激發出來,那么要想大幅度地提高教學效果就非常困難。而在音樂教學中,將我們課堂的音樂融入到生活實際當中,用課本中所學到的音樂來引發學生生活經驗的共鳴,這樣不但能使學生的學習興趣大幅度地提高,而且其對于音樂學習的熱情也會被充分地激發出來,更為重要的是,這種有效的互融過程能夠提高學生心靈的感悟,培養學生熱愛生活的優秀品質。
因此,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我們應該將教學的出發點立足于生活實際,利用學生既有的生活經驗,讓學生主動地去印證所學到的音樂知識,將自己對于生活的認識和感知融入到課本內的音樂作品中,讓學生用純潔的心靈去感悟音樂作品中的無限之美,
久而久之,學生的思想得到了升華,其純潔的心靈也得到了凈化。
另外,課本中很多優秀的音樂作品都反映了生活中真實的情感,
如母子之情和朋友之情等等,這些都是對學生內在品質的一個很好的教育機會,如果音樂教學脫離實際生活,則學生完全不能對這種音樂內在情感產生一個較為深刻的印象,絲毫達不到音樂教育的真正目的。所以筆者認為在小學音樂教學中,我們應該堅持從生活實際出發,首先將學生的學習熱情激發出來,進而引發學生對于生活實際的共鳴,凈化和升華學生的心靈。
一、革新教學理念,創設以學生為主體的生活化課堂
生活化課堂的構建最為基礎、最為關鍵的就是學生的參與程度,只有學生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我們的生活化課堂教學才能夠起到應有的作用。而在提高學生參與程度的過程中,將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定位下來是十分必要的先決條件。既往的音樂教學效果不理想,其主要原因并不是教師教學不努力或者是教學手段不夠先進,而是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沒有得到明確,學生在課堂上的情感和感受受到了忽略,很多學生在課堂上顯得無所適從,
其主觀能動性自然發揮不出來,從而思維也受到了嚴格的限制。
因此在構建生活化課堂的時候,我們首先要把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定位下來,給學生以最大限度的自由,讓學生能夠在課堂上將自己的主觀能動性發揮主來,這樣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就會逐漸地被激發出來。
二、拓展教學平臺,豐富生活化的教學內容
如前文所述,優秀的音樂作品都是來自于創作者對生活的感悟,課本中的音樂作品同樣也是如此。而且課本中選擇的音樂作品都是學生理解程度能夠達到的作品,教師可以在教授音樂作品之前先讓學生聆聽音樂作品,讓學生根據自己所聽到的音樂內容聯想自己的實際生活經驗,用自己的實際生活感觸去領悟音樂作品的真諦和創作者的真情實感。另外,在教學過程中,我們也要拓展教學平臺,杜絕將學生的思維固定在課本所學的音樂作品之
中,要將更多相關的或者是感情相近的音樂作品引入到課程內容中來,拓展學生的音樂鑒賞面,讓學生的情感能夠更加豐富,對音樂的感悟也能夠更加的靈敏。拓展教學平臺的同時,我們也可以輔以一些豐富的教學手段。例如,在學習《粉刷匠》和《飛來的花瓣》這兩部音樂作品的時候,花瓣是每一個學生在生活當中都見過的,粉刷工作也是學生在實際生活中經常見到的工作,因此我們就可以讓學生拿起自己手中的畫筆,用自己的生活體驗去勾勒出這兩部音樂作品,這樣學生的學習熱情就會極大地被點燃起來。
三、挖掘音樂之美,凈化和升華學生的心靈
在小學音樂教材中,有很多極具教育意義的音樂作品,這
些作品都是創作者對實際生活的真實感悟,也是創作者思想的高度結晶,這些作品都對學生的內在思想品質有著非常好的教育意義。如果我們在教學過程中過分地將這些作品流于表面,將音樂作品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相分離,則這些作品的內在教育意義根本不能夠進到學生的心中,學生在學了這些作品之后心靈也沒有得到應有的凈化和升華。所以在搭設音樂作品和生活實際的橋梁時,我們應該深度地挖掘一些有教育意義的音樂作品來對學生的內在品質進行教育,讓學生的心靈能夠和優美的音樂產生共鳴,同時讓學生純潔的心靈能夠在優美的音樂之中不斷地升華。例如,在學習《不再麻煩好媽媽》這首歌的時候,我們就要充分地利用這首歌偉大的教育意義,那就是對偉大的母愛的歌頌。每一個孩子都對自己的母親有著極為深刻的印象,并且被偉大的母愛包圍
著,所以這首歌會引發學生內心深處的共鳴。而在教授這首歌的同時,我們可以教育學生要尊重母親,理解母愛的偉大,要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去報答這種人世間最偉大的愛,在學習的過程中,很
多學生會在內心深處體會到母愛的深沉和偉大。
總而言之,在小學音樂教學中,將我們的音樂課堂生活化是十分必要的,每一個學生都有著自己的生活體會,將這種體會融入到音樂課程的學習之中符合音樂這門藝術的本質,這種融合也能夠促發學生生活經驗與音樂學習之間的共鳴,將學生的學習熱情充分地激發出來。另外,在音樂教學過程中,利用生活化課堂的巨大意義也能夠培養學生良好的內在品質,利用音樂的魔力來讓學生的內在思想得到凈化和升華。
參考文獻:
[1]畢向明.讓生活走進小學音樂課堂[J].信息教研周刊,2012(2).
[2]李櫻梅.創設生活化的音樂教學情境,培養學生的音樂素養[J].考試周刊,2010(50).
(作者單位 遼寧省阜新市王府蒙古族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