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能力是一個人在閱讀活動中形成的基本能力,也是個體終身從事學習的最基本能力,是完成閱讀任務的復雜結構的心理特征總和。
一般說來,閱讀能力不是天生的,也不是一下子就能形成的,它是在長期的讀書實踐中逐步培養起來的。同其他知識積累一樣,閱讀能力的養成有一個從低級到高級的漸近過程。
所謂閱讀能力,是指在閱讀實踐中和閱讀后的理解、分析、概括、聯想、鑒賞和評判能力。
通常所說的閱讀能力,大致包括以下幾方面:(1)感性認知能
力,即對文章表面的理解能力。(2)內在關系的理解能力。即在理解字面意思的基礎上,進一步探求和把握語言的深層含意,善于捕捉作者在字里行間隱含的“言外之意”。(3)鑒賞性理解能力,即評判能力。能對文章作認真的評析,能考察其真實性,能判定是非曲直。(4)創造性理解能力。讀過的東西經過思維的過濾,融于自己的知識體系之中,并能因此生出新意。
閱讀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頭戲。學生提高語文方面的能力,主要有兩個基礎,一個是閱讀,另一個是生活。但學生不可能在所有方面都親自體驗,只能通過讀書來增加閱歷,所以閱讀是增強語文能力最根本的環節。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怎樣才能更好地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呢?下面本人根據多年小學語文教學實踐,談幾點具體做法:
一、從培養“興趣”入手,調動閱讀積極性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愛因斯坦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和愛好是獲取知識的動力,所以教師要努力激發學生閱讀的興趣,讓他們愉悅地進行閱讀,快樂地接受自己想要學習的語文知識。在平時的教學中,我積極引導學生閱讀一些趣味橫生的國內外文學作品,讓學生在笑聲中領悟文章的內涵,同時也激發他們的閱讀興趣。如讓學生閱讀《吹牛大王歷險記》等文學作品,讓學生于荒誕不經的故事情節中,體味作者妙趣橫生的語言描寫和夸張離奇的藝術想象,然后讓學生思考:“吹牛大王”的“經歷”完全是虛構想象的嗎?有沒有一點現實的依據呢?這樣一來,學生不僅僅從書面上獲取了知識,而且從生活中得到了思考,從而學會做一個善于觀察的有心人,不僅閱讀的興趣得到培養,同時由于勤于觀察而獲得生活經驗,對于他們的說話和寫作都很有利。這是一種良性的閱讀培養,會讓學生終身受益。
二、在預習課文中培養閱讀能力
預習是學生對將要學的內容進行預先學習的自學活動。它可以培養學生對新知識的探索能力與自學能力,促使學生在自學過程中發現問題,并產生解決問題的渴求欲望,從而使學生在課堂中認真聽講、積極發言、主動反思;通過課前預習,學生帶著問題走進課堂,帶著渴求的欲望來聽課,課堂氣氛會更加活躍,師生配合會更加默契,學生的學習會更加主動、興趣會更加濃厚,課堂效率也就能隨之得到提高。
語文課的課前預習尤為重要。因為一篇課文不是孤立的大段文字,而是作者思想與語言藝術的結晶。同時,一篇課文的出現也不是孤立的,而是會配合一定的思想與學科的教學目的,是一個訓練單元的有機組成部分。學生在學習一篇課文之前,通過預習,基本解決了文中的生字新詞,大概了解了文章的脈絡和基本大意,
對于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都有著重大的意義。在學習一篇課文前,老師可以有計劃、有目標地引導學生做好預習,尤其是讓學生通過多讀來感知課文,可以循序漸進地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要求學生通過預習,不僅解決基本的生字新詞,尤其要通過多讀,達到讀通句子和通讀段落的效果,從而了解文章大意。這樣堅持訓練,學生的閱讀能力自然會在不知不覺中得到提高。
三、加強學生課外閱讀的指導,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三分課內,七分課外”,這句話講的是語文學習要依靠大量的課外閱讀。在實際教學中,我們能夠很明顯地感覺到學生之間語文素養的差距,這種差距形成的原因有很多,首當其沖是學生在課外閱讀積累方面的不同。
在實際的教學中,為了培養學生的課外閱讀習慣,從而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我們可以從多方面入手:
1.指導學生定好閱讀計劃,培養學生逐漸提高閱讀能力
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智力水平、知識積累情況等,指導學生按自己的實際,制定切合實際的閱讀計劃。計劃中要求體現閱讀時間的安排,列出計劃閱讀書目的名稱,制定閱讀要達到的基本目標。
2.指導學生選擇閱讀的方法,提高學生閱讀的效率
閱讀有泛讀和精讀之分,老師要指導學生,根據不同的書目和閱讀要求,選擇不同的閱讀方法。對于一些內容和思想比較淺顯的文章,可以選擇泛讀,大概了解文章大意即可,不必多花時間和精力。而對于一些經典的文學作品和寓意深刻的文章,則要求學生采取精讀,反復咀嚼,體味文章的深層含義,玩味作者藝術的語言和表現手法。通過精讀,既要領會文章形式,又要掌握文章內容;既要仔細理解文章字詞句篇的表層含義,又要深究其深層含義;既要把握整體,又要重視細節;既要領會內容,又要在此基礎上明確寫作特點。
3.學會評價性閱讀,提升閱讀的效果
評價性閱讀,要求閱讀者對所讀材料作出鑒定和判斷、同意、贊賞或不同意等態度。通過評價引導學生在語文閱讀中,自主發展,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評價性閱讀有利于學生在閱讀后進行深入的思考,不僅有助于把握文章大意,而且能融入自己的思想和觀點,有利于學生整體閱讀能力的提高。
總之,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注重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能有效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作者單位 江蘇省泗洪縣金鎖鎮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