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教學需要情感的投入,因此,教師必須營造寬松愉悅的氛圍,而善于為學生營造寬松、愉快的成長環境,甚至比學識是否淵博更為重要,就像歌里唱的:童心是小鳥,羽毛很美麗,飛來飛去在四季的懷抱里。那么,作為音樂教師的我們,怎樣才能讓這些可愛的羽翼未豐的小鳥們愉悅地徜徉在音樂的天空里呢?
一、激發學生的自信心,給予學生學習藝術的動力
音樂是一門情感藝術,音樂需要舞臺表現,它的最大特點就是通過藝術活動來調動人的興趣,打動人的情感,讓人愉快地受到教育。可是在現實音樂教學中,有學生對它興趣索然,這種現象形成,主要是來自于學生對自己學習能力缺乏正確的認識而表現出的信心不足。教師要幫助學生樹立信心,激發學習主動性,讓他們看到自己能行的一面。
二、有愛心、勤鼓勵,肯定學生的創新,敢于做不一樣的自己
愛心是清泉,滋潤著孩子干涸的心田。作為教師,首要的就是要具有師愛,只有“愛”,才是人世間溝通的最好橋梁。在我們給予學生一個熱切的眼神、一個親切的微笑、一句充滿鼓勵性的話語的時候,他們一定會產生愉悅、積極主動的情緒體驗,當然就會以飽滿的熱情、百倍的信心投入到學習中去。一切教育教學都是如此,音樂教學也不例外。要允許學生根據教學任務有獨立的創作和實踐,讓每個學生的思維不受限制,對學生每一個思維的閃光點都給予充分鼓勵,并且將這些閃光點無限地放大。
三、讓我們彼此的心貼得近一些,再近一些
如若我問你——人世間最美好的情感體驗是什么?我想,那一定是心靈的相通和情感的共鳴!音樂教育首先就是要培養孩子的審美能力,培養他們有一雙發現美和創造美的眼睛,有一顆熱愛藝術和享受藝術的心,鼓勵他們成為積極的有一定音樂能力的音樂愛好者,使他們從音樂中享受到喜悅、樂趣,從音樂中得到啟迪,使他們的智力得到開發,培養他們的創造力,并為他們今后的成長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舉例說明:教授唱歌課《金杯》,《金杯》是一首蒙古族的酒歌,歌詞比較簡短:
金杯杯里斟滿,芳香的美酒,塞勒日外東賽,朋友們,歡聚一堂共同干一杯,塞勒日外東賽!
豐盛的宴席,全羊肉最美,塞勒日外東賽,朋友們,歡聚一堂共同干一杯,塞勒日外東賽!
學生聽了兩遍錄音,范唱便會了,但絕大多數是面無表情地
唱。我便啟發他們:“你們去過大草原嗎?你們進過蒙古族的蒙古包么?誰吃過蒙古的烤全羊?”學生一下子來勁了,我又說:“老師今天帶大家去大草原旅行!”于是我扮導游,學生一部分扮游客,一部分扮演蒙古族蒙古包的主人,我還把舞蹈隊的蒙古族演出服飾拿來,分配給扮演蒙古族主人的同學,我和同學們席地而坐,有的同學還拿來自己的水杯,當做“金杯”來給“漢族游客”敬酒,“漢族游客”彬彬有禮地接過酒杯,一飲而盡,還給蒙古族同胞進行了禮貌的還禮,整個表演場面超乎了我的想象,確切地說,這根本不像是表演,都是學生很自然的流露,歌聲變得那樣的動聽,我和孩子們的配合也是那樣的和諧,我們彼此都感覺沒有絲毫的做作,
在這樣的情境設計里,老師和孩子的心貼得是那樣的近,情感得到了升華,洋溢著美的色彩。
(作者單位 吉林省磐石市取柴河鎮中心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