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其實一點也不瘋狂,也不是‘最牛’。我并沒有做什么出格的事情,這些年,我不過是在一直默默地踐行著新課標……如果每個人都能從所教學的學科中去挖掘教材、去發(fā)現(xiàn)學生、去引導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或許未來我們中國的孩子就會出現(xiàn)‘諾貝爾’的獲得者。”這是史上最牛美術老師——鄒華章的話,而他的課堂更是有“個性”,他拖著蟒蛇和蜥蜴上課、扛紙槍演閱兵、身穿漢宮服在桌子上和學生手舞足蹈地上課……拜讀了《人民教育》2011年第21期《僅僅是創(chuàng)意嗎》《有尊嚴地堅守》我更堅定了創(chuàng)建“個性”課堂的信心。
自教學改革以來,各省市縣進行了教學改革培訓,先學后教模式得以迅速普及,許多教師的課堂在專家、評委的研討聲中,個性課堂被抹殺,失去了精彩。而有的教師的課堂只學到了皮毛,只是入了模,并沒有出模,更談不上升華,也就創(chuàng)建不出自己的獨具特色的課堂。這樣就形成了“千師一面”的教學風格和模式課堂,學生在模式課堂面前,看不到創(chuàng)新和精彩,更激不起上課的激情。
好的教師要有思想和創(chuàng)意。什么是一名好的教師?好的教師是給學生釋放的空間,讓學生自己去創(chuàng)造世界。目前,各省市都加大了薄弱學校的硬件改造,使得學校硬件設施差距逐漸減少,但更多的差距來自學校品牌、特色建設、教師品位與特色,培養(yǎng)學生的品性與特長成長。俗話說有什么樣的教師就有什么樣的學生,教師品位決定了學校的品牌和學生的特長,教師有思想和創(chuàng)意,他的學生才會有思想和創(chuàng)意。而教師的教學思路來自哪里?要從不斷發(fā)展的社會中去尋找,要緊跟時代步伐,以對生活的執(zhí)著的愛,去編織學生未來的夢想。只有這樣教師才會有創(chuàng)意,教學思路才會永遠充滿激情。
好的老師引導學生從生活中汲取營養(yǎng)。教師教學的目的是讓學生在德智體美勞等方面得到全面發(fā)展,要全面發(fā)展和提高學生素質,僅靠本學科的知識和僅靠課堂上學習的知識是遠遠不夠的。老師應讓學生拓展文化生活領域,積極參加各種文體活動,親近大自然,從而使學生的文化生活越來越豐富,從而讓學生擁有了一顆發(fā)現(xiàn)美和創(chuàng)造美的心靈。鄒老師利用業(yè)余時間帶領學生進行美術實踐,將流行時尚元素引進課堂,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各學科知識聯(lián)系的做法正是落實了教師應該要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新課程理念,非常值得學習。
好的老師要讓每一名學生都感受到來自老師內心深處的愛。在鄒老師的課堂上,不管學生有沒有天賦,他們都大膽地發(fā)言,有自信、有自尊;他們都為自己的學習任務忙碌著;他們能為了探求感興趣的知識主動合作,共同完成學習目標。他們學習的動力來自哪里?來自教師內心深處的愛,來自教師對教學的全身心投入,來自教師對教育的那份執(zhí)著,來自對每位學生的愛。從教具的收集與設計制作及社會調查實踐的實施,無不體現(xiàn)著鄒老師的認真。在信息技術日益發(fā)展的今天,很多教師不再去范讀課文,不再去做演示實驗,不再去帶領學生到圖書室閱讀,學校的教學儀器成為擺設,造成了大量教育資源的浪費,很多老師擔心安全問題,不敢?guī)ьI孩子走出室外,參加與教學有關的探究實踐活動,這與鄒老師的做法形成了巨大的反差,這反差的背后就是老師愛的投入的多少。
通過對“個性”課堂教學的研究,我感覺到“個性”課堂就是教師教學思想和創(chuàng)意,是獨到的教法、精到的教學基本功和對學生更深厚的愛。“個性”其實就是獨到,更是一種新思想、新思維、新方法。課堂因“個性”而精彩。
(作者單位 山東省濰坊市濰坊渤海實驗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