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字教學是語文這一基礎學科的基礎。小學生要閱讀、要寫作,首先得識字,這是基礎,也是提高語文素養的基本要求。但是對于剛剛入學的低齡兒童來說識字是一件很枯燥的事情。那么,該如何提高孩子們的識字能力呢?如何讓孩子們喜歡識字,對“字”感興趣呢?如何增強孩子們的自我識字能力呢?我認為一年級的識字教學可采用以下幾種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聯想形象識字
在生字中,有的字是象形字,如:馬、人、目、鳥等生字,這類字學生一看到就會聯系到它們的樣子,自然而然地就記住了這些
字。另有一些字雖然不是象形字,但它的筆畫組合在一起往往是一幅圖畫。利用這一特點在識字過程中可以用聯想形象的方法幫助識記。如:學習“鼠”字,“鼠”它像只小老鼠,上面的“”是老鼠的臉,下面的“”是小老鼠的牙齒。這樣一想,這個字就會深深地印在學生的腦子里,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也得到了發展,大大提高了學生學習的興趣。
二、表演動作識字
在教學過程中,可以用肢體動作演示字的形義聯系。在所學生字中,有一部分是動詞。學動詞時可以想一想動作,再做一做動作。如:學習“跑”字,先想一想跑的動作,然后再做一下,這樣學生就會明白“跑”是用(足)跑,所以是足字旁。這樣不但讓學生記清了字形,而且弄懂了字義,學起來不費力氣,學生還很踴躍。
三、比較聯系識字
小學生的識字過程中,會出現很多的相似字或者是發音相同的字。在教學中,可以把相同或者相似字進行聯合教學,并且教會學生區分他們之間的方法。可以讓學生通過他們的筆畫、偏旁、讀音或者意思進行區分,這樣就可以避免學生混淆相似字了。
四、結合生活識字
文字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是常用和最常看到的。可以開展一些活動,引導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去主動地認識生字。在面對現代信息化的社會,人們每天會接受很多的信息,可以借助這樣的機會,讓學生在看電視、電影、聽歌的時候主動地去引導學生去學習,這樣在不經意間就可以讓學生學會很多的文字。
總之,在識字教學中,教師要充分調動學生的識字興趣,采取靈活多樣的方法,鼓勵學生主動識字、自主識字,多渠道培養學生自主識字能力,把識字的主動權還給學生,教他們用查字典、查資料或詢問等方法主動自主識字,給學生心靈放飛的自由,學生的積極性就會調動起來,學習潛力就會充分發揮,識字教學也會充滿樂趣。
(作者單位 江蘇省盱眙馬壩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