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奏是音樂的靈魂和骨架,沒有節奏也就沒有音樂,就像舞蹈,可以沒有音像,但是絕對不可以沒有節奏。大家都知道,音具有四種性質:高低、強弱、長短、音色。在這四種性質中,對于表現音樂都是非常重要的,但是音的高低和長短(也就是音的時值和節奏)則具有更為重要的意義。
在這里,我僅對小學低年級的節奏感訓練進行簡要地敘述。
一、引領孩子們感知身邊的節奏
音樂是聽覺藝術,我首先開展各種聽覺訓練,讓學生用耳朵去聽、去感知。孩子們生活在聲音的世界中,節奏無處不有,讓學生通過聽音樂親自去感受生活中各種各樣的節奏。
利用生活中經常接觸到的節奏,這樣孩子們可以比較直觀地接受。學生在有音樂伴奏或無音樂伴奏的情況下,把自己對節奏的感受和理解用優美的動作表現出來,這種表現自如、靈活,不用老師教,只需加以引導。
二、利用孩子們感興趣的事物進行節奏練習
小動物也是孩子們最喜歡的,所以在節奏教學中,我適時地加入一些小動物的跑、跳的動作,加上節奏進行練習,例如:小狗的跑和跳、蜻蜓飛翔時候翅膀震動的頻率、知了的叫聲是什么節奏等等。利用這些學生喜歡的動物的叫聲、動作,貼近孩子們的生活,易于被他們接受和了解。
三、結合孩子們的年齡特點,多找貼近孩子們生活的節奏類型來練習
節奏的練習還要接近孩子們的生活,例如:火車是孩子們比較熟悉的,很多孩子都坐過火車或者是見過火車,在教授《火車來啦》一課時,我就由歌曲進行了拓展練習,進行了節奏的練習,我問學生們,火車剛要啟動的時候是什么節奏?啟動之后是什么節奏?正常運行是什么節奏?這些節奏都可以用什么音符來表示呢?
之后孩子們各抒己見。這樣,利用孩子們生活中經常見到的現象,很快就掌握了幾種基本音符的時值長短。
四、結合舞蹈等其他藝術形式進行練習
節奏練習還要和舞蹈律動練習緊密結合,舞蹈本身就是一個形體和節奏的藝術,所以,往往在教授一首歌曲之后,我就和孩子們一起編排舞蹈,讓孩子們在翩翩起舞的時候感受舞蹈動作和音樂節奏完美結合的快感。
五、利用打擊樂進行節奏練習
打擊樂也是節奏練習里十分重要的一項,所以,在音樂課堂上,我十分注重讓學生充分地利用打擊樂器,先讓他們了解各種樂器的聲音,那種是清脆的,那種是渾厚的,什么打擊樂敲擊出的是長音,那種打擊樂敲擊出的是短音,怎樣敲就特別好聽,然后讓幼兒自己給小樂曲配上伴奏,練習合奏,在練習節奏的同時,發展了孩子的創作能力,同時在合奏的時候也練習和同學們的合作
意識。
六、加大力度,將節奏練習貫穿到整個音樂課堂教學中去
節奏練習想要達到一個較好的效果,那么就要將節奏練習貫穿到學生的整個課堂中,讓音樂課堂歌聲不斷、歡樂不斷,當然,節奏練習也就不斷了。每一個課前小律動,每一個歌曲的小指揮,這些都潛移默化地給了孩子們很好的節奏練習的機會,提供了節奏練習的大環境。
以上是我對低年級節奏練習的一點淺顯的認知,我深知我對節奏練習的理解還很不夠,在以后的課堂教學和音樂教育教學活動中,希望每一個音樂教育工作者都要細心體會,不斷積累,真真正正地把音樂教學中的節奏練習做好,為學生的藝術道路打下堅實的基礎。
(作者單位 吉林省磐石市取柴河鎮中心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