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說過:“我以為好的先生不是教書,不是教學生,乃是教學生學?!弊鳛橐幻⒄Z教師,我的目標一直是:Teach the students not only what to learn, but also how to learn.我們必須讓學生知道What to learn is important while how to learn is more important.即:教學生學會學習的方法。
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應該有意識地強化這方面的教學,使每個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
一、在教學中促進學生主動生成學習方法
針對考試中作弊的現象,一位化學老師的做法給我很大的啟發:第一次測試他公然允許大家帶一張A4紙,上面可以寫任何東西,考完后讓大家將自己的紙貼到教室后面展覽。分數出來后大家很是感慨為什么大家都帶了準備好的內容,可成績差距還是那么大。于是他們相互交流哪種方法好。教師再組織學生對總結的方法進行討論,并且預報下次測驗只能帶半張A4紙,考完照例展覽、比較、分析、總結。再下次只允許帶四分之一的A4紙……這樣紙張越來越小,學生對知識的歸納總結也越來越精練。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不但認真復習了課本,達到了“監督復習、鞏固知識”的目的,也在實踐中學會了很多有用的學習方法。在我們的英語教學中,特別是Reading部分語言點的傳授以及Grammar部分的講解,我也有意讓學生在自主閱讀的基礎上查閱參考書,小組內互相討論交流,最終形成課時學習重點。在一個單元甚至一個模塊結束后的單詞聽寫,我也采取了與上面化學老師相似的做法,這
樣學生們自己就能將高頻詞、重要詞挑選出來,有意識地加以記憶和訓練,長此以往,學生會形成自主學習的方法。
二、在教學中滲透學習方法的指導
牛津英語教材每單元的Reading版塊中都含有明確的閱讀策略(Reading strategy)指導,讓學生“學會學習(learn how to learn)”。學生在使用教材過程中可以形成具有個性的學習策略和有效的學習方法,如:學會在完成聽、說、讀、寫等任務的過程中采用正確的步驟和方法;學會在整個學習過程中如何有目的、有計劃地去合理安排學習活動,并通過自我評價來調整自己的學習進程,從而達到最佳學習效果;學會爭取更多的交際機會,利用各種渠道使用英語;學會合理并有效地利用多媒體,獨立地獲取語言或非語言的信息和資料,并能加以整理、分析、歸納和總結。學生掌握有效的學習策略,有助于提高學習效率,促進自主學習能力的
發展。
三、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引領學生客觀全面地分析學習方法
在“杜郎口”旋風吹遍大江南北的時候,我們也進行了“10+35結構”的嘗試。學生課前備課,課堂上作為“小老師”講解給他的同學聽,講解錯誤時所有同學展開討論進行分析;對于遺漏的重點難點其他同學可以進行補充?!芭_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要在講臺上扮演好“老師”的角色,課前得進行大量的“備課”,分析重難點,提取精華,而扮演“學生”的學生也會在課前進行大量的準備,這樣當“老師”講解錯誤時,“學生”可以糾正,或者當“老師”對于某個要點講解有遺漏時,“學生”可以補充,這對“學生”來說也是很有成就感的。當“老師”和“學生”意見出現分歧時,大家可以一起討論分析,總結哪種方法更好。這種通過學生自己探索并與同學交流之后總結出來的方法,比老師直接教授的方法更為有效。
四、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引領學生主動尋求新的學習方法
牛津教材中Reading版塊都配有相應的“閱讀策略”,教師在教給學生豐富多樣的方法時要考慮學習方法的層次,不但有一般的方法,還要有非常具體的方法,讓學生有選擇的余地。“閱讀策略”以提示框的形式有針對性地指導學生運用略讀或尋讀
(skimming scanning) 等技巧,并就文章的語言特色、行文風格、文體等方面進行分析,介紹閱讀方法,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所讀文章,培養和提高閱讀能力。在學生掌握這些多樣化的閱讀方法之后他們可以進行綜合、革新,以尋求更多、更好、更新的閱讀方法。
“授人以魚,只供一餐;教人以漁,終身受益。”“方法比知識更重要”是現代知識社會和終身教育時代的價值觀念,因此,在教育教學實踐中始終都要把最好的、最有用的方法教給學生。
(作者單位 南京理工大學附屬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