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面對人教版高中數學教學的要求,老師們應在教學中構建和諧平等的新型師生關系,科學地利用教材,并開展實踐合作學習,只有這樣,才能穩步提高教學效率。
關鍵詞:新課程;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思考
現代學科教育不再以工具性作為主要教學目標,而是集中體現工具性與人文性并重。老師在教學中除了讓學生更好地掌握課本知識外,還應加強其學習方法的指導,改變傳統單一的教學方式,通過自主、合作、探究性學習,讓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關系。
一、構建和諧平等的新型師生關系
新課改倡導老師要與學生多進行溝通,要求老師營造良好的課堂氣氛,平等地對待學生,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讓學生在民主、輕松的學習環境中成長,數學的教學過程,也是師生溝通、交流的過程,在新課程的指引下,老師們逐漸認識到關心學生、了解學生的重要性,在課堂中不能因為自己是老師就高高在上,而是要讓整個教學充滿愛和關心。現代教育的發展就在于老師在教學中如何調動學生的積極情感,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主動熱情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我們在教學中難免會遇到后進生,作為老師,不是批評和孤立他們,而是要與這些學習好好溝通,分析他們的學習問題在哪里,然后因材施教地開展教學,多鼓勵他們、支持他們,讓后進生也能走上學習的軌道,提高自身能力。
二、獨立思考與合作探究
獨立的思考能幫助學生更好的掌握教學知識和學習方法,獨立思考依賴于主動學習,是學生具備的一種學習能力。數學問題、概念、定理、應用之間具有一定聯系,這要求學生掌握著之間的規律和聯系,從而形成理性認識,更好地解決問題。團隊合作精神在當下社會生存中占據了重要地位,我們要鼓勵學生在學習中多合作,發揮集體的力量,但這與獨立思考并不矛盾,因為個人獨立思考后形成的觀點,再參與集體合作探究,可以彌補個人思維上的一些缺陷,并開拓自己的視野。
三、發揮教材功能,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一)制定課前預習提綱,指導學生閱讀教材
課前預習能讓學生提前了解教材內容,明確問題所在,并發現新知識中的疑點、難點、重點,激發他們主動參與學習的積極性。
(二)創設問題情境
根據教學內容設計問題情境,讓學生自主學習那些能夠獨立思考、完成探索的知識,老師再針對一些重難點進行分析。
(三)充分利用教材,開展課外實踐活動
人教版教材中制定了很多“閱讀與思考”“信息技術應用”“探究與發現”“實習作業”等欄目內容,尤其是實習作業,這一欄目中有很多課外實驗內容,例如調查或者搜集、分析資料等實踐活動,學生通過參與這些實踐活動,有利于拓展知識,加強獨立思考能力,還有就是“閱讀與思考”“信息技術應用”“探究與發現”欄目中有很多介紹數學家、數學發現、現代數學技術能,通過各種貼近生活實際的內容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數學教學中,我們正是應該科學地利用這些教材內容,有效地指導學生參與課外時間活動。
四、教學反思
在人教版高中數學教學中,數學老師要從根本上改變傳統教學觀念,以新課改作為指導理念,并在教學中不斷總結經驗,促進教學方式的改革,與時俱進適應教育發展形勢。但并不是所有問題都能迎刃而解,我們在教學中也會遇到各種數學難題,在學生現有的知識水平和理解能力下,即使依靠合作教學也難以解決,此
時,老師們就要靈活運用,多用科學的教學方法,吸收其他先進教學經驗,幫助學生解決問題。
參考文獻:
[1]王尚志,張思明.關于新課程必修模塊不同順序教學按排的思考討論[J].中學數學教學參考:高中,2008(3).
[2]章建躍.數學教學方法的現代發展[J].中學數學教學參考:高中,2008(3).
(作者單位 四川省宜賓市南溪職業高級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