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課程應拓寬學生學習語文和語文運用的領域,注重跨學科學習和現代科技手段的運用。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就是通過將信息技術有效融合于各學科的教學過程來營造一種新型教學環境,實現一種既能發揮教師主導作用,又能充分體現學生主體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為特征的教與學方式,從而把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創造性充分地發揮出來,使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的課堂教學結構發生根本性變革,從而使學生的創造精神與實踐能力的培養真正落到實處。因此,教師在設計教學時,要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特點,充分有效地借助信息技術,更好地創設情境解決重難點,完成教學,提高教學質量。下面我就信息技術與語文課程的有效整合談談自己粗淺的
看法。
一、利用信息技術,激發學習興趣
美國心理學家和教育家布盧姆說:“學習的最大動力,是對學習材料的興趣。”計算機多媒體的特點是文本、圖形、圖像、動畫、影視并茂,向學生提供形式多樣、功能各異的感性材料,教師在教學中恰當地運用多媒體,既能給學生新奇之感,又有利于學生對教學內容的理解。利用它圖文并茂與形象直觀的特點,展示有趣的畫面、逼真的情境、悅耳的音樂,把學生帶進寬松愉悅的環境里,充分調動學生眼、耳、腦等多種感官,讓學生主動探索、積極進取,學生情緒飽滿、興趣高漲,自然產生愿學、樂學的意愿,在輕松愉快中獲取知識,從而提高課堂效率。因此,教師恰當巧妙地運用多媒體課件,把聲音、圖像、情境展示出來,能很好地渲染課堂氣氛,為課文的學習打下很好的情感鋪墊。例如:在教學《迷人的張家界》的時候,利用課件播放輕松愉快的樂曲,直觀展示張家界優美的自然風光,學生仿佛身臨其境于張家界美妙神奇的境界中,
從而有效地激發了學生對張家界的贊美與向往。這時導入新課,學生興趣盎然,學習的積極性被充分調動起來。合理利用信息資源、現代化手段來跨越時空的界限、剖析事物細節,將信息技術融合到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與小學語文教學內容相結合,學習語文將變得趣味十足。
二、利用信息技術,拓寬思維空間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搜集處理信息、認識世界、發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多媒體的運用就能很好地完成搜集處理信息這一任務。多媒體教學還能打破時間和空間的制約,延伸和拓寬教育時空,解決由于時間和空間的限制造成的教學難點。現行的小學語文教材中,還出現一些離生活現實、離這個時代比較遠的課文,而利用信息技術與語文課程的有效整合,就能彌補學生在這方面的不足。如《詹天佑》這篇課文通過修筑京張鐵路當時的歷史情況和修路施工中的典型事件,表現詹天佑是杰出的愛國工程師,顯示了中國人民堅強的民族自尊心。但學生對于當時的歷史背景及自然環境的了解不夠,這樣對于體會詹天佑的愛國與杰出就有了一定的障礙。教師課前讓學生搜集有關詹天佑及京張鐵路的資料,上課時組織學生交流關于詹天佑的信息入手,并從中點撥、拓展,憑借現代教學手段的造勢,為導入新課作了行云流水般的鋪墊。這樣就調動了學生情趣,發展了學生思維,加深了學生對事物的理解,大大減輕了學生的認知難度,使學習內容變得容易理解和掌握;同時又培養和發展了學生獲
取信息,分析信息和處理信息的能力。又如《跨越百年的美麗》這一課,“天然放射線”“工業廢渣冶煉”等,這些知識以學生生活實際和現有的認知水平還不能很好地理解。在教學中,我先讓學生上網搜集資料,上課時再借助多媒體,再現居里夫人的實驗室及實驗情景,這樣展現在學生面前的是跨越百年的時間與空間的情景,學生也就感受到了居里夫人對科學的執著與艱辛。學生通過上網查找資料,彌補了生活經驗的不足,學習就變得輕松,同時拓寬了自己的思維空間。
三、利用信息技術,突破重點難點
課堂教學要完成認知目標,就需要解決好“突出重點”和“突破難點”這兩個常規問題,在傳統的教學中,單憑教師用語言文字去講解,既費口舌又費時間,而且學生聽起來也很難獲得滿意的效果。然而,當信息技術與語文進行有機地整合,便能把教學中講不清、道不明的重點、難點,通過生動的畫面、動聽的聲音,將內容展現在學生面前。利用信息技術,在突出重點、突破難點上有著別的手段無法實現的優勢。如《詹天佑》一文的重點是讓學生了解詹天佑是我國杰出的愛國工程師。其中,詹天佑設計的“人”字形線路和用不同的方法開鑿隧道這部分,集中體現了詹天佑的聰明才智。用以往的教學手段,往往很難講清這一難點。課本上只有一幅插圖,如果僅憑老師講述,那么講得再詳細、再具體,學生也只能獲得一個初步的感知。為使學生能夠進入文章所描繪的情境中,真正體會到詹天佑的創新精神,理解他是如何周密設計,創造性地運用科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從而激發學生對科學的熱愛之
情,在理解“人”字形線路時,我播放了一段動畫,一步步演示火車上山走“人”字形線路的過程,配上有感染力的解說語言,再讓學生反復地朗讀課文片段。這樣,既抓住了學生感興趣的問題,又激發了他們強烈的好奇心。這種直觀的演示,無需教師多講,學生通過觀察了解到了“人字形”線路的獨創性。學生真正理解了這樣的絕妙設計,為學習打下了堅實的基礎。至此,這篇課文的重點和難點都得到了很好的突破,學生自然被詹天佑的聰明才智所深深折服。
總之,將信息技術融合到小學語文教學中,教材內容變得更加豐富,教學時間更加靈活、開放,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更加濃厚,學習效果顯著提高。我相信,語文將因信息技術而變得更加
精彩。
(作者單位 福建省龍巖市永定縣坎市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