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瑾握瑜、尚善若水、鍥而不舍、心堅石穿、與人為善、團結互助……這些一般在思品課上才會出現的詞語也能適時地出現在體育課中。毛主席在《體育之研究》一文中提到“體育一道,配德育與智育,而德智皆寄于體。無體是無德智也。”可見,體育課堂也可以作為我們德育教育的一塊陣地。“小學之時,宜注重身體之發育,而知識之增進道德之養成次之。”給了我們一個提示,體育課在注重身體發展的同時,要抓住適當的時機對學生進行道德品質教育。下面就教育實踐談一些自己的幾點做法與體驗。
一、把握時機進行集體榮譽感教育
育人是教師的首要職責,在體育課上進行道德教育,強調的是時機。抓住特定的事及時地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對個別問題,也可創設一定的情境對學生進行思想開導。
一節室外體育課,教學內容是分組接力賽跑。一名男生素質很好,跑得也很快,但他就是不盡全力去跑。在看到這種現象之后,我并沒有急于處理這個學生。而是等到結束,我看到這個組因為1米之差輸掉比賽的時候,“獎勵”輸掉的組每人繞班級隊伍蹲跳一圈,所有同學看到他們滑稽的動作都笑了。做完以后,我適時進行了總結:“你們這一組的同學輸是因為個別同學沒有努力去跑,要不,你們肯定會贏得比賽的。集體的利益高于一切,集體輸了,個人即使再好也沒有用,這個沒有盡力的同學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講完以后,我又問大家有什么想法,全班同學此時都積極表態,要為了集體盡全力去爭取。每個人都要求我再組織一次比賽,于是我又組織了第二次比賽。在這一次比賽中,每個同學都為了自己集體的利益全力去拼,尤其是剛才沒有盡全力的那名同學。比完以后,第一次沒盡全力的同學所在的組果然贏了,這時這一組的同學非常高興。德育課堂無處不在,看到存在的問題,我們應抓住時機及時處理,此時的效果應該是最好的。
二、創設情境,培養學生的自信心,堅定學生毅力
通過平時對學生的了解,我發現我們班有一名男生,很膽小,總認為自己跑的不行,經常在耐力項目上跑到一半就不跑了,其實他的素質并不差。通過深入地了解,發現他是因為自信心不足加缺乏堅定的毅力。于是,我特地準備了一節50×8往返跑的練習課,在第一次練習之前我并沒有急于找他談話,而是先在班級強調:要大家練習,并不是要大家跑得像奧運馬拉松冠軍“塞繆爾·卡馬烏”那樣快,而是要大家先在心里給自己制定一個合適的目標,完成了自己的目標,你就是“塞繆爾·卡馬烏”。在第一次練習之后,他又沒跑完全程,于是我把他叫到身邊,輕輕地問他,你下次的目標是什么?他沒有回答。我又對他說:“這樣吧,我給你制定一個目標,以前你都沒有跑完全程,今天如果你能跑完全程,你就取得了一個巨大的進步”。他聽了后很堅定地答應了我。結果是可以預見的,他堅持跑完了全程,并且成績達到了中等偏上的水平。看到他跑的進步,我及時集合了全班同學,并在大家的面前進行了總結,表揚了他的進步。提示大家,只要有信心,有足夠的毅力,我們就能克服一切困難。這個同學以前從來沒有跑完過全程,這一次,他克服了所有困難,不但跑完了全程,還取得了不錯的成績,我們所有同學都要向他學習。
在把握好了體育課上德育教育的時機之后,我們還根據平時對學生的了解,發現學生存在的問題,及時創設一定的情境,對某個學生進行德育教育,同時對全班同學也是一個教育。在特定的情境中教育會達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德育教育應該是無時不在、無處不在的,教師要找準時機創設情境,讓德育教育的花朵也在我們的體育課堂中絢麗地綻放吧!
(作者單位 江蘇省揚州市邗江實驗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