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體育教學中,經常會遇到學生產生心理障礙的現象,在這個時候,教師采取什么樣的疏導措施直接關系到學生的健康發展。通過分析學生在體育教學中心理障礙產生的原因,并在此基礎上探討進行心理障礙疏導應注意的若干方面。
關鍵詞:體育教學;心理障礙;疏導;藝術;原因
在體育教學中,因為我們所面對的是一個個鮮活的生命,每
個學生的身體素質、個性品質、意志力等都存在著差異和不同,這些差異會導致一些學生面對體育項目時產生一些心理障礙,尤其是面對那些較危險和需要很強耐力項目的時候,這些心理障礙就變得更加突出了。學生的心理障礙嚴重地影響著學生在體育課上對體育項目的學習,也同樣影響著學生其他學科的學習情況,對學生進行心理疏導,有利于學生心理健康的發展,對學生的生活、學習意義重大。
學生在體育課上普遍存在的心理障礙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焦慮、恐懼、強迫、緊張等。這些消極情緒會映射到學生的體育學習中,對學生教學任務的完成產生阻礙。
一、學生在體育教學中心理障礙產生的原因
1.從教師方面來看。首先,教師在課前的準備不足,導致學生產生心理障礙。在課前,教師沒有分析每個學生的特點,對學生的身體素質、體育基礎以及對體育項目的熱愛程度不了解,只是簡單機械地講解教材內容,使得本來身體素質就差的部分學生,對
體育課學習興趣降低,產生抵觸和畏難情緒。
其次,教師的教學方法簡單,不能引起學生對體育的興趣。在教學中,教師沒有從學生的年齡特點出發,采用生動有趣的形式進行體育教學,一味地按照“教師示范動作要領—學生練習基本動作—糾正動作錯誤—鞏固提高”的四步教學法進行教學,模式簡單,使得學生對體育訓練興趣索然,嚴重抑制了學生創新思維的發展。
最后,教師和學生的溝通方式不恰當。在教學中,有些體育教師過于嚴肅,給學生造成很大的心理壓力,對學生的批評過于嚴厲,使學生對教師產生畏懼情緒,進而影響學生的學習熱情。有些教師對身體素質好、體育能力強的學生比較偏愛,對女生和那些身體素質差的學生缺乏耐心指導,這也使得學生對教師產生抵觸心理。
2.從學生方面來看。首先,學生對體育課認識不足,是產生心理障礙的首要原因。由于現行的教育體制,導致學生重視文化課的學習,認為體育課無關緊要,對體育鍛煉的意義認識不夠,導致體育課上表現疲沓,態度不認真,情緒消極,敷衍了事。
其次,學生身體素質的差異性也是產生心理障礙的重要原
因。有些學生的身體素質差,身體協調能力不足,運動能力相對較弱,在體育課上,對于體育任務不能按照老師的要求很好地完成,因此學生的自信心受挫,承受的精神壓力大,有自卑感,進而產生心理障礙。
最后,學生的性格差異也會產生心理障礙。有些學生的性格內向、怯懦,不愛運動,喜歡獨處,競爭意識不強,得到有難度的體育項目往往逃避,缺乏戰勝自己的勇氣,意志力薄弱,消極情緒在心理品質上占主導地位,產生心理障礙也就在意料之中了。
二、對學生進行心理疏導應注意的方面
1.要采用科學的方法和手段對學生進行心理疏導。在對學生進行心理疏導時,要分析學生的年齡特點,因為心理疏導的目的是讓學生自己戰勝自己,達到自我調整的目的。這就要求教師采用的方法必須遵循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耐心地分析學生出現的心理問題,采用靈活有效的方式方法對學生進行心理疏導。
2.教師要在教學中能夠發現有心理障礙的學生,并采取主動積極的態度,對學生進行心理疏導。教師在體育課上要有敏銳的觀察力,對于在體育學習中有畏難情緒的學生,要及時地鼓勵,增加學生的自信心,克服自卑情緒,不要等著學生心理問題變得嚴重后再去補救,教師要有預見性,要防患于未然。
3.教師做心理疏導要建立在師生互信的基礎上。師生雙方的信任,是心理疏導成功的充分必要條件。信任首先是一種心理態度,師生雙方的信任,本身就是一種積極的心理,教師要從學生的角度出發,理解學生,要首先敞開自己心靈的大門,才能使學生的心理接納教師的疏導,從而改變自己消極的心理狀態。
三、對學生進行心理疏導的方法研究
1.教師要從改變自身入手,幫助學生克服心理障礙。教師要在體育教學中和學生建立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改變自己過于嚴厲的教學態度,使學生能夠親近教師,從而達到“親其師,信其道”的目的。教師要能夠采取多種形式,例如進行游戲教學、競技比賽教學、小組合作教學等形式,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改變消極厭倦的心理情緒。
2.在教學中,用鼓勵表揚的言語,代替指責的言語,建立學生的自信心。積極的語言能產生積極的作用,鼓勵性語言的運用,可以有效地改變學生的自卑心理,使學生的自信心增強,教師要善于運用心理暗示,例如告訴學生用“我很棒”“我能行”等語言來激勵自己,從而增強戰勝困難的勇氣。
3.對學生進行分層教學,化解訓練難度,消除學生的畏難抵觸心理。教師要從男女生出發,從具有不同的身體素質的學生出發,為這些學生制定切實可行的訓練項目,把那些練習強度較大的訓練項目,分解成幾個小部分進行階段性練習,這樣就使得訓練難度降低,學生可以較容易地達到訓練目的,從而消除和減少心理障礙的產生。
學生的心理障礙是學生體育學習目的達成的主要阻力,作為體育教師要能夠了解學生的心理,掌握學生產生心理障礙的原
因,并能夠在教學中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對學生進行心理疏導,讓學生在良好的心態下,愉快地進行體育學習。
(作者單位 江蘇省淮安市城東鄉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