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德育課作為中職學校各專業學生必修的一門基礎課程,是學校德育的重要渠道,更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主要內容。但是,縱觀中職德育課堂,都或多或少地存在著一些弊端。因此,要在一定程度上調動學生學習德育課的積極性,增強德育課的教學實效,真正實現其育人教化功能。就如何在中職學校運用多媒體技術來提高德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進行探討,并提出幾點建議。
關鍵詞:中職;德育課;多媒體教學
現代社會是信息社會,無論是人們的交往方式還是對知識的學習、儲存和利用都在悄然發生著變化。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我國的傳統文化和西方文化開始了不斷地親密碰撞和結合,在這樣的背景下,很多粗俗文化也隨之浸入人們的生活。由于交流、學習的方式變得越來越方便,人們能夠接觸的東西自然也就越來越多,學生們涉世未深,對于這類文化還沒有足夠的辨識能力,以致道德基線受到了沖擊。在這樣的形勢背景下,德育課毫無疑問地肩負起了教會學生樹立正確的道德觀、人生觀,以及怎樣做人的重任,成為了學生思想教育的主渠道,所以德育課的教學成效也直接影響到了職業學校所培養的人才素質。因此,運用多媒體調動學生學習德育課的積極性,增強德育課教學實效已勢在必行,要在真正意義上實現其育人教化的功能。為此,筆者結合自己的課堂教學談一些體會:
一、中職德育課堂的教學現狀
1.學生對于德育課的態度
我曾經對我校各專業學生進行過一份相關的調查問卷,里面的問題相當全面,基本上能夠從這個調查問卷里面知道現在學生對于學習德育課是抱著一種什么樣的態度。從問卷的答案不難看出,許多德育課存在課堂沉悶,學生缺乏主動性、積極性的現象。在反饋中有75%的學生都將自己的專業課放在學業計劃里的第一位,然后才去關心自己的文化課,對德育課的重視程度在文化課里面又是排在末尾的。55%的學生對于德育課的學習是抱著消極的心態,認為可有可無;37%的同學在課堂上對于相關的活動基本不主動參加,甚至認為德育課是一門多余的課程。有20%的學生也會重視自己的德育課程,但是由于教學內容跟他們本身的思想認知和知識水平相去甚遠,導致理解困難,在很大程度上也打擊了他們學習的積極性。總之,學生對德育課的態度都是不夠重視,缺乏學習熱情,甚至出現了厭學現象。
2.教師教學對德育課的影響
不僅僅是學生,很多教師也不重視德育課的教學。很多教師認為在職業學校里學好技能第一,所以教師會更加注重對學生技術知識的教學,對文化課的教學抱著無所謂的態度,于是出現了對德育課的教學不夠負責、敷衍了事的現象。教師在教學的時候不夠積極主動,教學信心缺乏、厭教現象尤為突出。
二、多媒體技術在中職德育教學中的應用
1.圖文并茂
學生的學習過程一般是以形象思維為主,他們通常對生動形象的學習材料比較感興趣,因為這些材料比較容易理解和領會。
可德育教育的內容大多枯躁和抽象。而多媒體技術的運用就恰恰可以彌補了這一不足。因為它具有強大的交互式特點,能夠對文本、聲音、圖形、圖像和動畫進行綜合的處理,還能夠編制教學課件。教師在上有關國家、宗教、民族等有歷史發展背景的課時可以使用多媒體技術,如投影、錄像等,創設教學情境。使上課內容更加形象生動,課程更加富有感染力;為學生創設一個圖文并茂、有聲有色、生動逼真的教學環境,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求知欲,使枯燥無趣的德育教學課堂變得輕松愉快。
2.動態教育
德育教學的難點在于存在眾多抽象的理論知識,這些知識看不見也摸不著,教師很難講解,學生更難理解。不管教師在上面怎么講,講了多少遍,下面的學生還是沒有理解,只能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這時使用多媒體計算機,可以化抽象為具體、化難為易。如教師在講授貨幣是如何形成的,學生對這些知識很難理解。教師可運用計算機教學,把貨幣的形成過程:物物交換—一般等價物—金銀—紙幣的順序,按時間先后用圖片或者動畫表現出來,
這樣學生對貨幣的形成過程一目了然,使學生能夠獲得極為豐富的、生動形象的感性認識,在此基礎上最后上升為理性認識,既能掌握重點,又能突破難點。
3.交互合作
課堂學習要盡量使學生參與到整個教學過程中,創造交互學習的環境,有助于學生形成新的認知結構。運用多媒體進行交互式教學,教師可以設計一些內容,讓學生討論,并進行合作解決,以提高效率。學生在合作交流中,不僅培養了學生的團隊意識和探究能力,還讓學生在合作探究的過程中提高了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并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提高自己運用知識的能力,明
確自己和老師及同學解決問題的不同角度,相互進行學習交流。
通過這種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學生獲得學科知識,培養探究問題的能力,塑造完善健全人格,提升人文素養,達到教學高效率與高效益的有效結合。
4.愉快重復
職業學校的學生由于年紀較小,沒有形成完整的世界觀和人生觀,自制能力較差,對知識具有選擇性,不容易接受不感興趣的知識,若使用強迫記憶的方法,很可能適得其反,產生不好的效果,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把圖像、聲音、動畫、音樂有機結合在一起,使大腦處于關注和高度興奮狀態,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有意無意地對知識進行記憶,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5.因材施教
在傳統教學中,通常教師只是講的角色,學生扮演的是聽的角色。不同層次、不同基礎的學生對上課的接受程度也存在很大差異,而且教師在授課過程中,很難兼顧到每位學生。而有些學生自制力較差,很容易走神、精力不夠集中。所以,要想讓每個學生都盡可能地提高上課效率,可以使用多媒體的教學軟件,找到合適不同層次的學生的軟件,使教材適應學生的需求。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誘導學生投入到豐富多彩、充滿活力的課堂教學中去。
6.擴大容量
眾所周知,因特網是世界上最大的知識庫。教師在上課前,可積極利用因特網進行資料的搜集,再通過多媒體課件傳授給學生,以進一步擴大學生的知識容量。在進行課后延伸方面,可讓學生上網搜集感興趣的與教學相關的資料,多多參與到實踐活動中來,自己動手動腦不但能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還能鞏固已有知識,豐富課外知識,為學生的自主發展提供了廣闊的空間。
綜上所述,多媒體技術的出現給中職德育教學帶來了生機,
也豐富了德育課堂。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用新的教育觀來培養和指導學生,選擇合理的教學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自覺地去做學習的主人,以積極的情緒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實現中職學校的辦學目標,把學生們培養成為具有健全的人格、具有科學文化技能及創造能力的高素質人才。
參考文獻:
[1]胡旭峰.活用多媒體,提高中職德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J].成才之路,2011(29).
[2]肖小紅.開展社會調差活動提高中職德育課教學有效性的實踐與思考[J].商情,2011(18).
[3]蔡明英.中職德育課堂教學的現狀分析[J].河南職業技術師范學院學報:職業教育版,2006(1).
(作者單位 福建省三明職業中專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