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教育就是以學生的生命活動為基礎,關注學生生命,遵
循生命發展原則,旨在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生命觀,培養學生對自己和他人生命珍惜和尊重的態度,讓學生在未來的生活中遇到挫折和困難能勇敢面對。
課堂是學生學習的主陣地,在學校,學生的時間大部分是在課堂上度過的,因此,教師應根據新課程標準,充分發掘教材中的生命教育因素,將生命教育滲透在課堂教學之中。
一、引導學生認識生命是偉大的、珍貴的,培養學生尊重生命的意識
生命是經過大自然無數年的演變才出現的,在這個艱難的過程中,任何微小的自然條件都有可能將生命扼殺在搖籃之中。原始生命誕生以后,形成原始的單細胞生物,單細胞生命經過漫長的進化,出現了多細胞生命,生命形式越來越復雜,最后高智慧、高情感的人的出現——更體現了生命的偉大。人文主義者、戲劇大師莎士比亞曾經發出深刻的感嘆:人是宇宙之精華、萬物之靈長。生命是獨一無二的,是珍貴的、偉大的,所有的生命都值得我們去敬畏。
二、引導學生認識人與自然、人與人的關系,培養學生和諧相處的意識
20世紀以來,科學技術的發展突飛猛進,科學技術的進步對人類社會和經濟的發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給人類生產、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生物圈成為人類的繁榮家園。但人類在創造輝煌的現代文明的同時,也自覺或不自覺地干出了自毀家園的蠢事。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變化是,森林面積的減少、荒漠化的擴大以及污染的加劇等,使得人類的生存環境越來越惡劣。人類在改造自然的過程中,為了眼前的利益,往往不尊重和關愛動物和植物的生命??沙掷m發展戰略強調經濟和環境的協調發展,追求人與自然的和諧。
人不僅是自然人,還是社會人。因此生命教育還要培養學生人與人和諧相處的意識。青少年時期既是人生中的美麗春天,又是人生中的多事之秋,因為人生中的許多重要問題都要在此階段得到解決或奠定基礎。例如,對升學、就業、戀愛等,都有強烈的需求。青少年正處在青春萌動期,我在教學“青春期的性發育”時引導學生正確對待青春期的生理和心理的變化,學會大方的男女交往方式,學會與老師、同學、父母等人溝通,與他人和平相處。既要愛自己的生命,也要愛他人的生命;既愛生命本身,也要愛附于生命的人格、尊嚴等。
三、引導學生認識人的生命是短暫的、寶貴的,培養學生珍愛生命的意識
每個生命對于生命個體來說都是唯一的,不可替代的,值得每一個人去熱愛。通過《生物的生殖、遺傳和變異》教學,讓學生認識到,無論是父子、母女、還是兄弟姐妹,甚至同卵雙胞胎,性狀完全一樣的人也是難以找到的,人與人之間往往差別很大,或外表或內在,這是我們必須尊重的事實。由此引導學生善待別人的優點和缺點。每個生命個體,無論是貴賤貧富,你都無權處置自己的生命。生命只有一次,因此,每一個生命個體都要好好珍惜,讓生命活得更有價值,讓生命活得更充實、更閃亮、更美麗。
珍愛生命,就要關注健康。健康是人的第一財富。因此,我在教學中,充分挖掘教材中各種因素,對學生進行生命教育。例如,在教學《人的食物來自環境》使學生認識到合理膳食的重要性,糾正偏食、挑食等毛病。在教學《健康的生活》一章時,讓學生知道吸煙、酗酒、吸毒等不良行為對自身、他人和社會的危害。通過以上內容的教學,使學生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
在生物教學中關注生命、關注社會、關注學生健康的生活,重視生命教育是生物教師的重要職責。因此,我們要充分利用生物學科獨特的優勢,加強生命意識的滲透,使學生認識生命的價值、珍惜生命。
(作者單位 江蘇省南京市高淳縣第三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