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下,教師原有的角色越來越不適應時代的需要,教師只有真正擺脫舊課程體制的束縛,重新激發自身活力,努力成為學生個性發展的催化劑,才能更好地適應時代的發展。新課程改革恰恰為我們的角色轉換與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機和條件,把我們從單純的知識傳授者轉為學生發展的指導者、促進者和服務者。在時機成熟的情況下,教師便可當好聽眾和觀眾,把課堂這一舞臺更好地交給學生,充分為他們提供展示自我的時間和空間。
一、以“聽”促改
所謂“以聽促改”意在喚醒教師在教育教學中積極接聽孩子們發送的信息,更好地促進教學實踐活動。之所以倡導“以聽促改”是基于在實際工作中,不少老師常常抱怨現在孩子難教,學生上課根本不聽自己那套。不由得讓我想起六年前我去兄弟單位執教三年級科學課《怎樣讓小球動起來》,去之前我專門去自己所教的班上當了回聽眾。孩子們想到的讓小球動起來的方法比自己預設的方法多了好幾種,而且他們提到的材料不僅種類多而且易
找、可操作性強,經過這些“軍師”出謀劃策,我那次的教學活動格外成功,贏得了大家的交口稱贊。當好聽眾,讓我多了一份睿智、一份從容、一份灑脫,讓我充分體驗到“傾聽”的魅力。
二、以“觀”導行
說到“觀”,不由得讓我想起兩年前的一節識字課。那一次,我一改平日風風火火的作風,決定懶一回,改由自己得意弟子來授課。
記得當時班上的“小猴子”李崢親自請戰。只見他款款走上臺,滿懷自信微笑著對大家說:“大家好,我是英俊瀟灑、帥氣十足的李崢,很榮幸今天由我來給大家講課,希望自己能像咱老師一樣風趣幽默,給大家帶來無限快樂。”一場精彩的開場白過后,只見這孩子非常瀟灑地在黑板上寫下了情侶的“侶”,然后沖著臺下高聲說:“大家請看‘侶’字左邊是什么部首?”“人部!”“那右邊呢?”“兩個口上下并排。”“大家說得真好,兩個人走在一起,相互攙扶、相互關心就成了侶,所以無論是情侶、伴侶還是愛侶都要兩人互敬互愛,當然僧侶要除外!大家記住侶了嗎?”他的話音才落,臺下早已喝彩聲不斷。緊接著,他又有條不紊地帶領大家學習
“拘”字,他說:“拘字在寫法上很簡單,我就不強調了,下面我們重點理解文中談到的拘謹是什么意思,誰來說一說?”話音才落,立刻有孩子站起來高聲回答:“就是放不開”“說話辦事不好意思”“對了,大家理解得非常到位。
一個四年級的小男生,卻能把這節枯燥的識字課上得這樣有滋有味,這不由得引起了我的深思。在教學中,教師確實需要懶一下,多退出前臺當一下聽眾,更多地為孩子提供鍛煉自我和展示自我的機會,以此更好地以“觀”來促孩子大膽行動!但是,我們也應該認識到由于教學學科的不同和學生所處的年齡段不同,要慎重行事。
(作者單位 河北省唐山市半壁店育才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