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年齡的增長和自己孩子的成長,我對教育事業和學生的熱愛有了新的認識,不再覺得是唱唱高調,在上級圈定的條條框框內完成教學任務,而是覺得教育責任感無形中加強了許多。其實,就是有了良好的愿望和一顆博愛的心,把在教育自己孩子的過程中的缺憾彌補在學生身上,我既是家長又是教師,而我了解作為家長的心理,他們希望孩子的班主任是在學習上能幫助、生
活上能關心孩子的老師,要有責任感和愛心。為此,在我的眼中,教育學生沒有小事。
一、與學生談心,給予點撥
教師要善于觀察每一位學生的思想變化,尤其處于青春期、
情緒波動大的學生,要坦城與他們交心,幫助他們找到問題的癥結,及時排除心理障礙。現在的孩子早戀現象已成為班主任工作中的頭疼問題,直接找當事人談,他們不認為是早戀,是老師狹隘,如果不處理任其發展勢必影響學習,當我班李××發生這類問題時,我沒有直接提到敏感話題,而是暗示,例如:早春,果樹開花,到秋季無果,適時開花,秋季碩果累累,李××頭腦聰穎,一點就透,比直接找他談的效果好很多。
二、身教勝于言教
自接班以來,如果值日生清掃不徹底,我就會拿起笤帚清掃一遍;黑板、講臺、窗臺嚓不干凈,我會去檫,從不訓斥、責備學生。一次、兩次而沒有了第三次。學生的指甲長了,我會握住他的小手幫助剪指甲;我每天收看天氣預報,關注天氣變化,隨時提醒孩子們增添衣物,雨天、雪天注意交通安全;當下雨的日子,我會早早來到教室迎接學生,幫助他們接過雨具擦去臉上的雨水;每周五都要告訴頭發長了的學生雙休日修剪;有學生感冒了,我隨時準備著感康,給端水吃藥,我要讓學生感覺到在學校也有母親懷抱一樣的溫暖。
三、因材施教
“沒有不良的土壤,只有拙劣的耕種技術。”這句話真正體現了因材施教。在我接班時,有一個孩子很頑皮,上課很隨便,團伙意識也很強,身邊也有幾個“伙伴”,針對這個孩子,我注意觀察了一段時間后,發現他身上也有很多優點,例如:關心班級、勞動表現好、對人熱情等,我充分利用他身上的優點,安排他為勞動委員,當時許多老師和同學都難以置信,擔心這樣的頑皮生會把班級攪成一團粥。一個月過去了,他表現很好,因此,我在班級會上表揚了他,但我注意了表揚與批評的“負效應”,正確評價他的長處與不足,在我女兒高考請假不在的三天里,他的表現比我在時還要突出。在期末,我對他的評價是:孩子,你熱情好客,樂于助人,對班級關心熱愛,頭腦靈活,發展好的話會是一個很好的人才,隨便且多言則可能導致你的成績不理想,希望改掉多言、多動的毛病,老師相信你會有很大作為的,結果到了初二他有了很大進步。
我相信:教師在學習上是孩子的引導者、督促者,對他們的學習毫不松懈,絕不馬虎,在生活上關心熱愛他們。久而久之,家長和孩子都會認可我們的良苦用心,使孩子有一個美好的未來。
(作者單位 吉林省通化縣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