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中特別強調“英語課程要面向全體學生,注重素質教育”,但是在實際的教育教學中,總會發現有一部分學生不能很好地完成相應階段的英語學習任務,而每個老師都要面對學困生的問題。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做好學困生的轉化工作是教育的重要環節。
關鍵詞:學困生;興趣;學法
導致英語學困生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學習不得法,有時盡管付出了很多努力,但不一定能得到應有的回報,所以良好的學習方法對英語學困生的學習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根據英語學科的規律和特點著重從聽、說、讀三方面指導學生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
一、聽力能力
學困生在學習英語時沒有從聽開始,而是從學習單詞和語法開始的,這本身就違背了語言學習的規律。由于學困生沒有從“聽”開始學習英語,導致他們聽力能力很差,從而失去了學習英語的興趣。可以從以下方面提高聽力。
1.積累詞匯,創造聽力前提
2.聽讀有機結合
聽力解題最具有優勢的能力就是有強烈的語感,語感的獲得來自于平時的多讀、多看、多思,而其中以“讀”為引子。“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沒有讀的積累,就沒有寫的靈感,更沒有聽的
理解。
3.注重實踐,強化訓練
英語聽力的訓練離不開勤學的苦練,只有實踐才能出成效。
所以反復、漸進的訓練尤為重要,它是詞匯積累、題型分析、閱讀的歸宿。學困生在訓練過程中要不斷總結答題技巧,及時查漏補缺,吃一塹長一智。
4.重視課外知識的補充
聽力材料的內容往往涉及說英語國家的政治、經濟、文化、歷史、地理、風土人情以及生活常識。所以,如果重視課外背景知識的了解,將會對聽力理解起到很大的幫助,同時也可以減少聽者對語聲的依賴。
二、口語能力
許多學困生由于性格內向、不善于表達、先天的發音或語言方面的缺陷而產生自卑感,怕出錯、怕丟人,于是就更不愿意開口說英語,從而躲避類似的英語活動與交際。有時即使付出了努力,卻沒有收到預想的效果,因而會導致后來不愿說英語了。現在隨著口語要求的逐步提高,難度系數不斷加大,有些學困生開始逐步失去自信心,甚至還產生討厭學英語的情緒。因此,可以通過以下一些方法來培養口語練習。
1.開始時可以尋找一個非常要好的朋友一起來練習口語
如果找不到也沒關系,還可以通過其他的方法來練習口語,比如可以對自己描述所看到的景物,也可以口述自己正在做的事情等等。
2.大聲朗讀
在朗讀時也可以把自己的聲音錄下來,再認真聽一聽,這樣有助于找到差距,發現自己的弱點,進而有助于提高。
3.練習口語難免要背誦一些東西
通過背誦一些常用的句型、表達方式及一些名篇名作,然后連續背熟,直到能夠流利地用英語來表達自己的意思。
4.復述練習
可以采用先閱讀后復述和聽磁帶后復述兩種方法。而后者更好些,這種方法既練到了聽力又練到了英語口語表達能力。練習時一定要循序漸進,一遍不行,可多聽幾遍。
三、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
閱讀習慣的好壞直接影響著閱讀效率的高低。而大多數的學困生在閱讀時常常是聲讀、點讀、回讀或遇到生詞就查辭典等,這些不好的習慣會分散學生的精力,影響閱讀速度,也會使學生只停留在某個詞或短語上,從而導致獲得的信息不連貫。因此,要想提高英語的閱讀能力,只有在實踐過程中逐步培養良好的閱讀
習慣。
1.盡量不要出聲讀,而要做到默讀
因為考試中是不能讀出聲來的。實踐證明默讀的速度要比出聲的閱讀快得多,并且不會影響到他人。
2.以整體閱讀來代替逐字閱讀
要訓練一目至少掃幾個單詞的習慣。逐字逐句讀,速度肯定慢,且容易斷錯句,誤解句子意思。這樣不僅會延誤閱讀速度,還會影響對文章中心大意的理解。
3.改掉遇到生詞就查字典的不良習慣,養成猜測生詞詞義的習慣
一旦猜測生詞詞義的習慣養成,既有助于節省閱讀時間,還可以提高整體思維能力,提高對全篇的理解。
4.多讀、多背以培養語感
平時做到多讀、多背,以培養良好的英語語感。只有這樣,閱讀速度才會加快,理解能力才能提高。
總之,提高英語能力的學習方法很多,只有肯努力,困難才會是暫時的。因此,英語學困生在英語學習的過程中要永不氣餒,正確面對困難,不斷進取,才能取得較理想的成績,為今后的學習和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余艷.培養學習興趣 提高教學質量[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08.
[2]鄭和鈞,鄧京華.高中生心理學[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3.
(作者單位 江西省贛州市南康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