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目的 觀察實施圍術期護理干預對腹腔鏡手術治療腎上腺嗜鉻細胞瘤的影響。 方法 將22例腎上腺嗜鉻細胞瘤患者根據隨機數字表法隨機分為干預組(n = 11,實施圍術期護理干預)與對照組(n = 11,根據醫囑隨機對癥護理)。 結果 干預組患者的手術時間、術中平均出血量、術后下床活動時間、術后排氣、恢復進食時間及術后住院時間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 0.05或P < 0.01)。干預組無一例出現周圍臟器損傷、腹膜破裂、皮下氣腫,對照組無一例出現腹膜破裂、周圍臟器損傷,干預組并發癥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兩組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 結論 對后腹腔鏡下手術治療腎上腺嗜鉻細胞瘤實施圍術期護理干預措施,有利于縮短手術時間、減少術中出血量、減少住院時間,降低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有利于疾病的恢復。
[關鍵詞] 后腹腔鏡手術;腎上腺嗜鉻細胞瘤;護理干預;并發癥
[中圖分類號] R736.6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3-9701(2012)28-0088-02
手術切除是目前泌尿外科治療腎上腺嗜鉻細胞瘤的最佳方法,其中腹腔鏡手術為首選手術方式[1]。腹腔鏡腎上腺嗜鉻細胞瘤切除術有經腹腔入路和后腹腔入路兩種;后腹腔入路具有穿刺安全、途徑直接、不干擾腹腔等優點[2],尤其適合有腹腔手術史的患者。另外泌尿外科醫生對該入路比較熟悉,可以借鑒以往開放手術的經驗[3]。但手術能否順利進行主要取決于術者掌握腔鏡技術的熟練程度及護理人員的配合情況,因此,加強圍術期的護理干預對提高該手術的成功率、減少手術并發癥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4]。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08年1月~2012年1月我院收治的22例腎上腺嗜鉻細胞瘤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均經B超、CT或MRI掃描及術后病理學證實。將22例腎上腺嗜鉻細胞瘤患者根據隨機數字表法隨機分為干預組(n = 11,實施圍術期護理干預)與對照組(n = 11,根據醫囑隨機對癥護理)。兩組患者的年齡、性別、腫瘤直徑及發病部位等一般資料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 0.05)。 見表1。
1.2護理方法
干預組11例患者實施圍術期護理干預措施,對照組11例患者根據醫囑采取隨機對癥護理干預措施,具體內容如下。
1.2.1 術前護理 (1)心理護理:后腹腔鏡腎上腺嗜鉻細胞瘤切除術是一種全新的手術方式,患者對新技術、新療法及手術存在恐懼心理,護理人員應向患者及其家屬耐心細致地解釋和介紹腹腔鏡下腎上腺切除術的優點,解除患者的恐懼心理,消除患者的思想顧慮,從而保證手術順利進行。(2)術前準備:術前應用腎上腺素能受體阻滯劑酚芐明(40~60)mg/d控制血壓、擴容等處理。若心室率超過120次/min,予以糾正心室律的常用藥物普奈洛爾10 mg,1次/8 h口服[5],用藥期間嚴密觀察脈搏、心率、心律變化,必要時給予心電監護。術前禁用阿托品,改用長托寧,以免誘發心動過速[6]。術前1 d常規備皮,進半流質飲食,晚間清潔灌腸,次日晨禁食、禁水,術前1 h留置導尿管及胃管。
1.2.2 術中護理 護士除了配合醫生準確提供手術器械外,應密切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的變化,一旦出現高血壓危象,應積極配合醫生進行搶救。麻醉誘導前要開放兩條靜脈通路,一條專用于輸血、輸液,另一條接“三通”用于給藥。右頸內靜脈穿刺中心靜脈置管監測中心靜脈壓,術前留置導尿管,根據血壓、中心靜脈壓和尿量及時調整輸液速度[7]。
1.2.3 術后護理 術后患者去枕平臥頭偏向一側,術后6 h取半臥位,術后1 d即可下床活動。術后予持續低流量吸氧2L/min[6],嚴密觀察各項生命指標,尤其是血壓的變化,根據患者的血壓及時調整輸液速度及輸液量。術后常規每天測量體溫,做好高熱護理。術后24 h即可拔除胃管,進食流食、半流質飲食,并逐漸過渡到普食,可少量多餐,給予高熱量、高蛋白、高維生素食物。妥善放置并固定管道,定時順向擠壓引流管,每日更換引流袋。術后一般2~3 d拔除引流管。術后予抗生素預防感染。同時做好口腔護理、皮膚護理、會陰護理,保持傷口敷料清潔干燥,并定時翻身拍背,鼓勵患者深呼吸,有利于痰液排出。
1.3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12.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計數資料以率表示,P < 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手術各項觀察指標比較
干預組患者的手術時間、術中平均出血量、術后下床活動時間、術后排氣、恢復進食時間及術后住院時間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 0.05或P < 0.01)。 見表2。
2.2 兩組患者并發癥情況比較
干預組無一例出現周圍臟器損傷、腹膜破裂、皮下氣腫,對照組無一例出現腹膜破裂、周圍臟器損傷,干預組并發癥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兩組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4.236,P < 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并發癥情況比較
注:*低血容量性休克、心衰、肺水腫、低血糖、肺部感染
3 討論
除了醫生的熟練的手術技術外,圍術期的護理干預對于手術的順利進行也是重要環節。護理人員與手術醫生、麻醉師共同關注手術進程,緊密配合,是手術安全、成功的關鍵。因此,要求護理人員術前要完善各項準備,熟練掌握手術步驟、解剖層次,熟練掌握腎上腺腹腔鏡器械、鈦夾、超聲刀的正確使用方法,有預見性地應對手術中突發的緊急情況[9]。
充分的術前準備和術中的密切配合是后腹腔鏡下治療腎上腺嗜鉻細胞瘤切除術順利進行的關鍵。術后密切觀察患者生命體征,保持胃腸減壓通暢,嚴防低血壓休克、肺部感染等并發癥發生,采取針對性護理措施,保證患者的順利恢復[10]。本組資料證實,干預組患者的手術時間、術中平均出血量、術后下床活動時間、術后排氣、恢復進食時間及術后住院時間均顯著低于對照組,干預組并發癥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 < 0.05),符合杜彥玲[11]等報道的觀點。
綜上,對后腹腔鏡下手術治療腎上腺嗜鉻細胞瘤患者實施圍術期護理干預措施,有利于縮短手術時間、減少術中出血量、減少住院時間、降低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有利于疾病的恢復。
[參考文獻]
[1] 吳階平. 吳階平泌尿外科學[M]. 濟南: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2004:2132.
[2] 徐秀杰,張立美. 后腹腔鏡腎上腺嗜鉻細胞瘤切除術32例圍術期護理[J]. 齊魯護理雜志,2011,17(8):50-51.
[3] 桂文萍,程穎,韓彥杰. 后腹腔鏡腎上腺嗜鉻細胞瘤手術的護理配合[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08,14(19):2078-2079.
[4] 馮艷. 后腹腔鏡腎上腺嗜鉻細胞瘤切除術的圍手術期護理[J]. 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0,14(20):14-15.
[5] 何淑賢,唐金梅,林昀昀. 后腹腔鏡治療腎上腺嗜鉻細胞瘤的圍手術期護理[J]. 微創醫學,2009,4(6):711-712.
[6] 張瑜,郭留萍. 后腹腔鏡下腎上腺嗜鉻細胞瘤切除術的圍手術期護理[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0,19(27):3514-3515.
[7] 張靜,徐霞. 后腹腔鏡下腎上腺嗜鉻細胞瘤切除術的護理[J]. 中華現代護理學雜志,2008,5(6):507-508.
[8] 諶貽琴,糜麗梅,孫發. 后腹腔鏡腎上腺嗜鉻細胞瘤切除術12例護理體會[J]. 貴州醫藥,2010,34(6):561-562.
[9] 沙瑞麗. 經腹腔鏡腎上腺嗜鉻細胞瘤的圍手術期護理[J]. 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09,30(21):2706-2707.
[10] 杜彥玲,徐嘉星,于菲,等. 后腹膜腔鏡行腎上腺嗜鉻細胞瘤切除術的護理[J]. 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09,15(18):1755-1756.
(收稿日期:2012-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