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了解現代護理人員的工作壓力應激的特征和規律,并掌握控制應激的對策。 方法 回顧性總結和分析護理人員工作壓力應激影響因素。 結果 工作風險大,工作負荷重,社會地位低,自我價值感缺失與工作和家庭沖突多等均是現代護士壓力源的重要因素。 結論 為護士提供良好的工作環境及待遇,保證護士的權益,使護士得到社會的支持及重視,協助護士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質,正確認知壓力和認識自身價值,可以有效緩解其工作壓力,有利于護士身心健康。
[關鍵詞] 護士;壓力源,對策
[中圖分類號] R192 [文獻標識碼] C [文章編號] 1673-9701(2012)28-0121-02
隨著社會的進步與醫學的發展,護士的工作壓力與強度愈加增大,現代醫患關系也愈加緊張,使現代護士承受著沉重的心理壓力及社會壓力,直接影響著護士的身心健康,影響著護理事業及護理質量的提高,因此,認真分析現代護士的壓力現狀及壓力源,同時采取相應的對策,有利于提高護士的心理承受能力及緩解工作壓力,以提高護理質量。本文分析了現代護士所面臨的職業壓力,探討了改善現代護士職業壓力的對策。
1 現代護士工作壓力情況
壓力源即壓力的來源,簡稱緊張或應激,是某種事物對人的生理或心理造成一系列緊張反應狀態。在護理方面它是一種工作應激源,護理工作應激是護士工作中各種需求與護士生理、心理素質不相適應的一種失衡狀態。護理工作的本質是對人的健康負責,因此,護理這一特殊職業的工作應激及應對不同于其他一般職業。本人對本院85名臨床護士通過發放問卷進行調查,其中高級職稱5名,中級職稱10名,初級職稱40名,實習護士30名,發放問卷85份,回收85份,問卷有效率100%。通過問卷表明,護士工作具有較高的應激危險性,持續高水平應激對護士的心身健康和工作質量有顯著地影響,護士總體的心理健康低于普通人,一些護士感覺自卑、厭惡工作、情緒低落、失去同情心,甚至個別護士有極度的心身疲憊和感情枯竭,不容樂觀。
2 護士壓力源影響因素
2.1工作風險大
護理職業工作范圍較廣,也是一種高風險、高責任的服務行業,由于其特殊的工作使命、工作對象和工作范疇等,使每位護理人員都承擔著獨特的社會角色及責任。患者病情變化多端,不確定因素多,護士必須要有敏銳的觀察力和判斷力,及時發現病情惡化,并靈活、迅速作出處理,不得有半點疏忽,杜絕工作中的差錯,否則會威脅到患者的健康、生命,護士會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另外,護理人員在臨床工作中每天都要進行穿刺、注射及處理污染各種傷口及分泌物等工作,而這些東西都存在暴露的傳染性傷害,帶來職業風險。
2.2工作負荷重
現在大部分醫院護理人員未能按編制的規定配置,有的醫院護士與床位比不足1:0.25,護士數量嚴重不足,患者又多,致使護士加班頻繁,夜班頻繁。護士經常處于超負荷工作狀態,特別是急診、ICU、心血管等特殊科室,護士護理任務重,實施搶救,而且心里還時刻擔心著患者的安危,護士的身體和心理方面時刻處于緊張狀態。長期以往,嚴重降低了護士的工作效率,從而達不到護理質量,也不能滿足患者的生理、心理需求,導致沒法出色完成預防疾病、維持健康、減輕病痛和恢復健康的護理使命。
2.3社會地位低
護士工作的特殊性,除了承擔治療護理工作之外,還擔負大量的日常生活護理工作,因此給許多患者或家屬心理造成錯覺:醫院里的護士和個人付錢請的保姆沒什么區別,甚至有些患者對護士隨意呵斥、謾罵,不尊重護士的辛勤勞動。特別是隨著新的《醫療事故處理條例》及舉證相關規定的出臺,家屬自我維權意識高,護士一方面承受著家屬的誤解、謾罵、威脅而又必須保持冷靜平和壓抑自己情緒,另一方面又時刻擔心工作差錯引起醫療糾紛,神經長期處于緊張狀態,這種長時間的精神緊張會導致護士“精神耗竭”。
2.4自我價值感缺失
現代社會中,由于護理工作繁重、頻繁的倒班,護士很少有時間參加護理學術活動和護理科研,深造和外出學習的機會也很少,使其自身發展受到限制,可以說,護士在個人職業發展、社會贊許、工資和獎金等多方面缺乏,導致護士產生失落感,對自己工作不滿意,認為自我價值無法實現。
2.5工作和家庭沖突多
護士絕大部分多為女性,既是妻子和母親,承擔多種角色,同時肩負著工作和家庭的重任。護士頻繁地值夜班,回到家還要處理家務瑣事,持續地消耗精力,得不到良好的休息,許多護士因此睡眠紊亂。此外,護士超負荷的工作,節假日也常加班加點,護士和家人一起相伴的時間很少,家人因為不支持和不理解而產生諸多抱怨,工作和家庭的矛盾是導致壓力的另一個重要因素。
3對策
3.1醫院管理層方面
保障足夠的護理人員,合理安排工作,提供足夠的物質供應和良好的工作環境;提供良好的工作待遇,如工資獎金、休假及參加各種社會活動的計劃等。設法滿足護理人員的職業心理需求,每周召開座談會,增加科室人員人際互動的機會,讓護士有機會宣泄情緒、交流經驗。重視護士工作風險性,理解和關心護士,保護護士的權益,同時規范護士的護理行為,加強學習護理知識,培訓護士應急能力,讓護士不斷提升職業興趣,同時也減輕護士心理壓力。
3.2社會支持
社會支持在護士工作應激中非常重要,加強護士知識宣傳力度,讓社會理解、重視護士事業,尊重、理解醫護人員,維護醫護人員權益,為護士營造良好的工作環境,提高護理工作效率及質量,減少護士的職業危機感,促進護士職業發展。
3.3護士個人方面
3.3.1 提高專業技能 護理工作內容繁瑣、患者病情和心理狀態不斷變化、醫囑變化多,護理人員應不斷學習新知識、掌握嫻熟的護理操作技術,正確為患者解難釋疑,努力學習各種解決問題的技巧,提高服務質量及護士的價值觀。
3.3.2 提高心理素質 在工作中堅定自己崇高的信念,以堅忍不拔的毅力及勇氣面對工作中的困難,同時善于調整自己的身心,學會工作、學會休息和娛樂,時刻以積極、樂觀向上的心態帶給患者至極的感染,學會寬容對待身邊的每個人,建立正確的價值觀,有效應用心情放松技巧:如體育運動、放松技術、深呼吸訓練、音樂療法、保持個人愛好等,可使應激情緒得以及時排遣,放松心情,減少疲勞、消除生氣以及一些過激行為,減少心身疾病。
3.3.3 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 護士的言語有“治病”及致病的作用。良好的言語應用能幫助患者消除顧慮,對醫護人員產生信賴,增強自信與相互合作的作用,護理人員應提高言語修養,在交流活動中注意言語清晰,語意明確、語調適中,采用禮貌性語言、安慰性言語和保護性語言,在與患者溝通時要耐心傾聽患者的情緒及護理工作中的意見,提高患者的滿意度,通過與患者的溝通,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
3.3.4 養成良好的職業習慣 帶著好心情上班,快速進入護士角色,積極配合,團結合作,不早退,不遲到,做事有條不紊;微笑服務,認真工作,嚴格執“三查、七對”,對待患者要有愛心,觀察病情要細心,解釋要有耐心,同時養成良好的休息和睡眠習慣,保持充足的精力面對工作。
3.3.5保持溫暖的家庭環境 作為護理人員承擔著多種角色,肩負工作與家庭的責任,護士忙碌的工作中會影響家庭生活需要,護士要處理好家庭成員間的和諧關系,爭取得到家人的支持與諒解,用心經營家人的親情,營造一個幸福的家庭,讓它成為支持自己努力工作的動力。
4小結
為護士提供良好的工作環境及待遇,保證其權益,使其得到社會的支持及重視,協助護士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質,正確認知壓力和認識自身價值,可有效緩解其工作壓力,有利于護士身心健康,對優質護理學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 王玉勤. 臨床護士壓力源分析及對策[J]. 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09,10(12):88.
[2] 曹楓林,張紀梅. 護理心理學[M]. 第2版. 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 2009:134-135.
[3] 申如,賈繼紅. 臨床護士壓力源的分析及對策[J]. 中外醫學研究,2012,10(6):106.
(收稿日期:2012-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