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 《外交政策》
2012年7月9日
防火長城將垮塌?
Google董事長埃里克?施密特稱,對中國的技術和信息滲透最終將迫使中國的“網絡長城”垮塌,甚至導致中國體制在政治上的開放。施密特相信,一旦中國的互聯網檢查制度破產,中國各地的信息滲透也將導致政治和社會的自由化,從而最終改變中國政府與平民之間的關系性質。
去年卸任Google首席執行官的施密特仍然是該公司的董事會主席和首席發言人。他在全球各地旅行,發表演講,考察Google可以擴張業務的國家。他一直被稱為Google的世界大使,他本人對這個外號既不支持,也無異議。
施密特說:“我相信中國政府對互聯網的檢查制度最終將破產。中國是唯一對互聯網進行積極的、強有力的檢查的政府。他們并不以此為恥。我們強烈地認為,利用這種活躍的檢查制度是不可能建立起高端的、非常先進的經濟的……這是我們的觀點。”
編譯:李修遠
美國 《外交學者》
2012年7月9日
專制軸心
這不是“邪惡軸心”,不過許多專制國家正在表現出相互抱團這種令人不安的趨勢。
國際社會和決策者需要一段時間才能意識到全球事務正在出現重大變化。不過近幾個月來,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一個新的力量集合體正在形成。
這樣一群國家只會給國際體系帶來混亂。這是一個相對而言的新事物,代表著國際政治出現的重大變化,也許這種變化和20年前蘇聯解體一樣意義深遠。這些國家通過協調彼此的政策,開始深刻地影響全球事務,特別是在亞太、印度洋-太平洋和歐亞地區。
這個群體都有哪些成員?目前,它包括中國、俄羅斯、伊朗、朝鮮、敘利亞和委內瑞拉。
為什么會存在這樣的群體?從根本上說,這一新軸心表現出了“滯后于”歷史走向的國家越來越強烈的不安情緒。簡而言之,這些國家站在了歷史、政治和經濟錯誤的一邊,而它們自己對此心知肚明。
這個群體的成員有一些共同的特征,這些特征帶來的問題就是它們及其人民到底是如何錯過了建設民主國家與自由市場的歷史潮流。
最令人擔心的一點是:有明確的證據表明它們在積極地協調彼此的外交政策。
了解了這一點,西方的應對之策要依據三方面原則。首先,確定專制國家通常做什么、支持什么。透明是消除專制主義的有效方法。其次,強調民主價值觀、自由、自由市場以及人權的力量,把它們作為真正的繁榮與實力的基礎。第三,準備在民主和自由的“競技場”上與專制政府交戰。如果最近的歷史有任何指導意義的話,那么這些專制政權從長遠來講不大可能生存下來——它們自己可能也明白這樣的現實。
編譯:張超
英國《獨立報》
2012年7月12日
印度大使訪西藏
中國政府罕見地允許印度駐華大使蘇杰生訪問西藏。
據《印度時報》報道,這是十年來印度大使首次獲準訪問西藏地區。西藏與印度有著重要的文化和宗教聯系。
蘇杰生的前任、現任印度國家安全顧問的希夫尚卡爾?梅農曾在2002年訪問西藏。
中國在目前的局勢緊張時期邀請蘇杰生訪問西藏似乎存在政治動機。西藏反對漢族統治的斗爭已進入到一個悲慘階段,自焚正成為尋求擺脫中國統治爭取獨立的西藏人越來越經常使用的手段。
中國希望讓印度人相信,北京已經為滿足印度朝圣者的交通、住宿和飲食需求提供了充足的幫助,因此印度政府沒有必要設立官方的總領事館,總領事館可能成為政治和外交陰謀的中心。
中國的戰略似乎奏效了。蘇杰生對《印度時報》記者說:“在與岡仁波齊峰和瑪旁雍錯的官員會晤后,我發現中國當局有意進一步改善設施。”
編譯:張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