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計算機技術的不斷發展,其應用領域也變得相當廣泛,幾乎各個行業都需要使用計算機來代替復雜的手工勞動。因此,計算機文化基礎也成為目前高校的一門公共基礎課程,本文就這門課程的教學來做一些探討。
【關鍵詞】計算機課程教學探討
【中圖分類號】G64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4810(2012)08-0021-02
一 引言
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計算機的應用領域也變得越來越廣泛,幾乎各行各業都需要使用計算機來代替復雜的手工勞動。不管是科研工作者,還是工程技術人員,甚至是基層的工作人員都離不開計算機的使用。因此,高等院校為了培養社會實用型人才,必須普及計算機基礎知識教育。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也就成為學校的一門公共基礎課程,面向全校各個專業學生開設。但由于專業與計算機基礎等的一些差異,學習效果也就有所差距,因此,如何做到因材施教,使不同類型的學生都能熟練地掌握計算機文化基礎知識,也成為當前高等學校教育工作者們需要探討的重要課題之一。
二 課程存在的一些問題
1.學生計算機基礎參差不齊
來自不同地區的學生,其計算機基礎存在很大的差異。如來自大城市的學生在中學時代就開設了計算機課程,很多基礎內容都已經學過了;而某些來自偏遠山區的學生,根本就沒機會接觸到計算機,更別說了解計算機的相關知識了,有的學生甚至不知道計算機是什么樣子,沒有計算機這個概念,他們學習計算機知識就得從零開始。因此,對待這些學生,不能籠統地實施一套教學方法,應當因材施教。既能照顧零基礎的學生,又能兼顧基礎較好的學生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
2.學校設備陳舊
許多高職院校計算機硬件設置配置得較早,設備陳舊自然就成了一個突出問題。當然,資金實力比較雄厚的學校在設備更新方面做得比較好;而那些辦學條件不是很優越的高校,其設備更新相對較慢,硬件設施比較落后。有的學校計算機機房的一批設備使用時間高達已八年甚至更長。這樣的硬件設施很難滿足教學的需要。
3.教學內容陳舊
當前,高職院校計算機應用基礎的教學內容基本固定不變。主要包含有Windows操作系統、Word文檔處理、Excel電子表格處理、PPT演示文稿、Internet網絡基礎及其他的一些圖像處理軟件的介紹等。雖然這些內容是計算機基礎知識的筆授內容,但固定不變的東西會使得教學老套,學生很難感受到新知識學習。特別是對于那些在中學時代已經完成了這些課程學習的學生,需要再次學習就會感覺枯燥無味。所以,將教學內容做一些適當調整,也許更能適應當前計算機不斷發展的需要。
4.教師水平有待提高
教師水平是提高計算機教學質量的重要條件,目前高校中,教師的水平也存在著很大的差異,某些年輕教師雖然干勁十足,但缺乏教學經驗。計算機知識是不斷更新和發展的,因此對這些年輕教師而言,需要不斷學習來提高自身;而那些資歷較老的教師在高等院校中很少擔任計算機基礎教學,他們往往注重科研工作,很少有與學生交流的機會。因此,這些教授應當給予年輕教師一些幫助和指導,以提高教師的整體水平。
三 教學思路與方法探討
1.加強學生對計算機知識重要性的認識,提高他們的學習積極性
要提高計算機應用基礎的教學質量,必須以學生為出發點,只有他們積極主動地學習,才能較好的配合教學工作的開展。因此,需要加強對學生進行計算機知識重要性的宣傳教育,讓他們認識到今后不管是在什么領域工作,都離不開計算機的使用。這樣他們才會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也更有利于教學工作的開展。
2.改進教學方式,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目前許多高校的教學方式都比較單一,基本都是在多媒體教室完成理論課的教學,再讓學生在計算機房進行試驗操作。這種模式雖然在教學內容方面表達直觀,但還是以教師為中心,學生處于被動學習的地位,不同的是將以前的手寫黑板改成了投影屏幕的形式。這種情況下,學生過于依賴教師,無法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要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可以利用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教學方式,如在講授理論的同時,能讓學生來完成操作,提高他們的動手和思維能力。
3.增加業余上機時間,提高學生的操作能力
很多高職院校的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都是開設在大一的第一個學期,這個學期,新生需要軍訓,所以導致了計算機基礎課程的教學任務比較緊張,許多教師為了加強學生的實踐能力,將一些安排在教室上的理論課調至計算機房來完成,這雖然給了學生更多的上機時間,但他們的理論課時難以得到保證,很可能是顧此失彼,效果并不十分理想。為了兼顧理論和實踐,應該在一些業余時間開放計算機房,提供上機場所,形成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而學生也會減少去學校附近網吧的次數,更多地在學校計算機房進行學習和娛樂,提高他們的操作能力。
4.實行無紙化考試
目前雖然有許多高校已經實施了無紙化考試,但某些相對落后的高校還是使用紙質試卷,這樣的考試很難測評一個學生的真實水平。因為計算機的學習并不是靠死記硬背而是需要一定的動手能力,能夠通過計算機來完成一些操作,處理一些問題。所以,實施機試是教學改革的關鍵問題。
5.加強教師隊伍的教學水平,提高教學質量
目前高校的計算機教師都越來越年輕,其中不乏剛從高校畢業的一些教師。他們的教學經驗欠缺,學歷水平也不算很高,而要提高計算機教學質量,就必須要有一支良好的教師隊伍。因此,學校應當注重對教師的培養。要求這些年輕教師必須加強學習,提高自身的業務水平。在計算機知識不斷發展和更新的背景下,必須不斷學習才能跟得上當前教學的需要。同時,學校也應當支持年輕教師在工作之余不斷提升自己,爭取讓他們上一個新的臺階,才能更好地為教育事業提供良好的軟件條件。
四 總結
計算機技術發展迅猛,應用的領域也越來越廣泛,在數字化信息技術高速發展的今天,如何提高計算機教學質量,探尋有效的計算機教學方法是一個值得教育工作者們研究的重要課題。
參考文獻
[1]劉順清、高秀娟.淺談在計算機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興趣[J].科技論壇(教育科學),2007(5)
[2]董加敏.程序設計基礎.課程的教學改革[J].遼寧行政學院學報,2007(5)
[3]李蕾.論信息技術教育的發展與教學變革[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07(3)
〔責任編輯:陳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