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西江億噸黃金水道建設項目開展得如火如荼,且已取得令人矚目的成績。高職教育對西江黃金水道建設作出了巨大的貢獻,為建設輸送了一大批具有扎實職業崗位技能的畢業生,為建設提供了人才支撐和技術支持與管理,保證了西江黃金水道建設快速有序的開展,促進了廣西經濟協調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西江黃金水道建設高職教育
【中圖分類號】C96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4810(2012)08-0030-02
一 引言
2008年10月廣西壯族自治區黨政部門根據新時期經濟發展的目標狀況,適應時機,提出了“打造西江億噸級黃金水道,推動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的新戰略決策。指出發展貴港區內河航運事業,加快推進西江億噸黃金水道建設,充分發揮水運優勢,盡快形成兩岸經濟帶,對促進區域經濟協調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作用。然而廣西水運基礎設施的總體水平還不高,結構性矛盾十分突出,主要樞紐通過能力有待加強,船閘管理機制不夠完善,水運與其他運輸方式沒有充分銜接,港口集疏運整體水平不高。當前廣西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建設者亟須解決的薄弱環節依舊是西江水運。加快西江億噸黃金水道建設,充分發揮西江黃金水道的帶動作用,是加快構建西江經濟帶發展的迫切需要。
時至今日,在該決策的指引下,黃金水道的建設已經有了非常大的進展。單以貴港為例,從所查閱的資料來看就可以發現西江干線貨運量呈現出非常明顯的發展速度,連續幾年幾乎是翻番的增長。而這種增長無論是從新增船舶、新增運力還是貨運量上都表現得淋漓盡致。而在2009年召開的加快西江黃金水道建設專題座談會上,有一個數據引起了大家的廣泛關注,即“貴港海關進出口貨物同比增長了80%,稅收入庫也同比增長了108%”。取得如此優異的成績,應該說除了該省政府正確的指導方針的引導之外,還與參與西江黃金水道建設的廣大勞動者密切相關。這些勞動者以自己的力量服務于西江黃金水道建設,貢獻社會。其中,通過調查發現高職教育畢業生是其中的主力軍,他們工作在西江黃金水道建設的不同崗位上,默默奉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二 西江黃金水道建設中高職教育所扮演的角色
加快西江黃金水道建設,促進西部大開發,造福億萬西江黃金水道沿岸城市的百姓,是一個不斷進取的實踐歷程,是一步一個腳印、腳踏實地地干出來的道路,在這條建設道路上,我們不僅要敢干肯干,還要不斷創新,努力實現將西江黃金水道建設多快好省地進展開來。
建設西江黃金水道,人是主體。這樣一個大項目,需要各門各類人才的技術支持和管理。人才的培養離不開教育,西江黃金水道建設需要各個專業人才的智力支持。而我國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是靠高等職業教育撐起來的,雖然高職教育不是教育體系中的拔尖者,但是它以就業為依據,以培養學生專業技能和學歷教育相結合為目標,向社會輸送了大批的具有扎實職業崗位技能的畢業生,在基層崗位上貢獻著自己的力量。
1.提供人才支撐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高職教育迅猛發展,為社會輸送了大批擁有扎實的職業崗位技能的應用型人才。西江黃金水道以打造一條高標準、大容量、經濟合理又不破壞環境的水運大通道為目標,建設中需要全面考慮包括其運輸、抗洪、發電、灌溉和旅游等功能,這些無一不需要人才支撐。然而目前我國低端的勞動力嚴重過剩,對多數農民工和大齡城市失業下崗人員來說,他們一般都缺少技能,只能從事臟、累、苦、差、險的勞動崗位。并且我國在高端的勞動力市場現已呈現缺口,西江黃金水道建設亟需高級管理人員、實用型的技師以及職業經理人,各種復合型的應用研究人才需求旺盛。針對目前中國人才市場的情況,西江黃金水道建設就必然需要高職教育培養出來的人才,其理由有以下兩點:
(1)高職教育的培養目標是培養社會亟需的高素質高技能的應用型人才,高職畢業生有著自身的優勢。我國的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需要大量的應用型人才,但長期以來,本科院校培養的是研究型人才,注重理論的系統化而忽視知識的實際應用,所以在本科層次的學生中眼高手低的人比較多。目前在西江黃金水道建設中,缺乏的是既懂理論知識,又能動手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本科院系開設的某些專業與社會需求脫節,教學大綱與專業設置更是力求理論的體系化系統化,只重理論教學知識傳授,而輕實踐環節中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丟棄職業技能的培訓,培養的大學生只會動嘴說,不會動手干。
(2)高職院校的專業設置與社會需求緊密結合。西江黃金水道建設需要什么專業,廣西壯族自治區的職業技術學院便會順應這個人才要求方向開設相關專業,為西江黃金水道建設提供人才支撐。例如,西江黃金水道建設需要大量的土木工程專業人才,廣西壯族自治區內大部分高職院校便根據自身情況,增大了該專業的招生規模,為西江黃金水道輸送土木工程應用型人才。這些人才在就業崗位用得上,留得住,知識雖少卻精,能用到實處,并發揮了自身專長服務了西江黃金水道的建設。
2.提供技術支持與管理
首先,高職院校與地方行業、企業契合最為緊密,既要推動自身科技創新,在發明創造、先進工藝、先進技術等方面為本地行業和企業提供支持,又要加強對外合作與交流,成為本地行業、企業或其他科研機構科技成果轉化的“試驗田”和“孵化器”。同時,高職院校也培養了一大批基層管理人員,他們利用所學的職業崗位技能,在建設過程中合理優化資源,使資源利用率極大地提高,避免了浪費。一直以來,西江航運干線航道、樞紐通航能力不足,水資源綜合利用率低,礙航因素較多。如大藤峽水利樞紐工程、百色水利樞紐升船機工程、巖灘升船機改造、龍灘升船機工程等進展緩慢,紅水河復航工程進展也較緩慢;水情、航道、樞紐、船舶、物流等信息采集及獲取渠道不暢,管理分散等。這些無一例外都需要高職教育的技術支持。只有利用專業的知識,才能解決西江黃金水道建設過程中的種種技術難題,更好更快地建設好西江黃金水道。
其次,管理也是生產力,管理因素在西江黃金水道建設中舉足輕重,西江黃金水道建設需要技術管理人員對建設過程進行優化管理,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世界經濟發展到了今天,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建設過程只有不斷優化管理,才能更好更快地實現既定目標,打造西江億噸級黃金水道。
試想如果西江黃金水道沒有受過高職教育的技術人員的技術支持和管理,西江黃金水道將會出現什么狀況呢?如果西江黃金水道沒有技術人員的技術支持和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它將可能缺乏有約束力的高效管理,無法有效地控制各市、各部門的決策,導致各自為政甚至無序競爭的現象發生,使得工作銜接存在一定的被動局面,最終的后果將是西江黃金水道建設無法嚴格按照《西江經濟帶發展總規劃》進行。
三 結束語
根據建設西江黃金水道中高職教育所扮演的角色分析可以看到,高職教育有著非常巨大的發展潛能,關鍵還在于結合地方的特色,有針對性地培養特色化的人才,為社會建設提供人才支撐和技術支持及管理。因此,高等職業教育必須以就業為導向,進一步加強內涵建設,提升整體辦學質量,鍛造高等職業教育的良好品牌。
參考文獻
[1]杜敬民.全力打造西江億噸黃金水道實現廣西內河水運新跨越[J].中國水運,2011(6)
[2]莊儒仲.西江黃金水道建設扎實推進[J].珠江水運,2009(6)
[3]麥強盛、李紹明.論我國高等職業教育發展成就與趨勢[J].現代企業教育,2011(18)
〔責任編輯:陳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