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我國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以及社會的快速發展,高等職業院校的發展越來越受到社會的重視。因此,高職院校學生管理工作也成為當前高校面臨的一個重要課題。本文通過對高等職業院校學生管理工作的思考,以期促進高等職業院校學生管理工作的開展。
【關鍵詞】高等職業院校學生管理工作
【中圖分類號】G64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4810(2012)08-0033-01
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和教育體制的不斷改革,高等職業教育逐步成為我國教育事業的半壁江山,并且形成了適應我國經濟與社會發展需要的高等教育體系。然而高等職業教育迅速發展的同時,高職院校學生管理工作也面臨著諸多問題,制約了高等職業院校學生的管理工作。因此,正確認識和處理學生的教育及管理工作,不但能推動高等職業院校的發展,并且能促進我國教育事業的改革,對人才培養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 提高學生素質是高等職業院校學生管理工作的首要目標
隨著高等職業院校招生規模的不斷擴大,其生源質量也隨之下滑。學生中出現了各種各樣的問題,具體表現:一是叛逆心理嚴重。學生叛逆思想嚴重,且學習態度不端正,缺乏正確的學習目標,容易產生自卑感;二是學生年齡較小,處于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形成時期,適應社會能力不強,缺乏自我管理能力和集體精神,容易導致人際關系的緊張。三是學生個體經歷不同,可能導致各方面的巨大差別,從而產生不同的心理問題。
以此癥結為依據,應建立長效的學生鼓勵機制,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從而使其改變學習態度。此外,學校還應對癥下藥,抓住關鍵環節,運用恰當的方法,充分調動學生學習和自我管理的積極性,為高等職業院校學生重新審視自身價值,重新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 堅持和完善學生自我管理是高等職業院校學生管理工作的重要任務
在實施管理的過程中,管理者的任務不是代替被管理者進行行為的轉化,而是啟發引導被管理者內部矛盾的運動,達到自我約束和調控的目的。開展學生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工作是教師教育和管理的補充。其中,學生干部和學校社團是學生自我管理的主力軍。然而,仍然存在以下問題:學生干部本身學習積極性不強,管理方法不恰當,因而不能達到理想的管理效果;學校社團沒有形成“以人為本,一切為學生服務”的積極的工作作風。因此,高等職業院校學生的自我教育及自我管理同樣是值得注意的一大問題。
堅持和完善高等職業院校學生的自我教育及自我管理是當前學生管理工作的重要任務。為此,首先應該加強學生干部自身修養和提高文化素質,提高自身學習的積極性,并努力掌握適宜的管理方法,為學生的自我管理貢獻力量。其次學校社團應該明確自身管理理念,落實管理工作及責任,形成一切為學生服務的最終管理目標。第三,學生干部、學校社團應該積極與教師配合,做好學生自我管理工作,成為學生與教師和學校之間的紐帶。
三 轉變傳統管理模式是高等職業院校學生管理工作的重要方法
我國傳統的學生管理模式是強制性的,這使學校成為學生管理工作的管理者,學生成為被管理者,而出現二者對立的現象。很顯然這種管理模式容易導致學生出現叛逆心理。也就違背了學生管理的初衷——以學生為本。
學生管理是一種服務性的工作,“一切為學生服務”應成為學生管理工作的基本理念。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把學生的全面發展作為開展各項工作的根本出發點和歸宿點,始終做到一切為了學生,一切依靠學生,以學生為中心,急學生所急,想學生所想。只有這樣才能建立全新的管理模式,切實解決學生學習、生活中的各種問題。
四 提高教師管理隊伍的素質是高等職業院校學生管理工作的具體優化
在高等職業院校的教育管理活動中,學生占主體地位,教師起引導作用。教師管理隊伍的整體素質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學生管理的整體質量和水平。教師的教育觀念,直接影響對學生的教育及管理。因此,在高等職業院校教學和管理中,應積極轉變教師管理隊伍的觀念,提高教師管理隊伍的素質,促進高等職業院校學生管理工作的開展。
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在日常的教學管理工作中,教師應以身作則,起到為人師表的示范帶頭作用。作為一名學生管理工作者,只有在實際工作過程中做到言傳身教、以理服人、以身作則,做到言必信、行必果,才能做好學生的日常管理工作,培養出優秀的學生。
總之,高等職業院校學生管理工作是一項繁雜而重要的工作,需要教育工作者不斷總結經驗,積極探索新方法,完善創新的管理模式,以更加優秀的學生管理工作為社會培養出高水平、高素質和高技能的優秀人才,為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做出應有的貢獻。
參考文獻
[1]馬領弟、任彥林.淺談高職院校的學生管理工作[J].河北交通科技,2010(1)
[2]張素琴.高等職業院校學生管理工作困難分析及對策[J].科技向導,2010(36)
[3]江玉華.高職院校學生管理模式初探[J].華章,2011(36)
[4]底嫩萍.著眼“小”處做好學生管理工作[J].河南農業(教育版),2011(10)
〔責任編輯:陳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