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軍事信息化加速推進的今天,西安通信學院正面臨著轉型和發展。如何培養適應部隊的數據管理人才,建設好數據工程與管理新專業?筆者認為,要從建立完善的教學體系、建設合格的教員隊伍、健全配套的設備設施等幾方面著手。
【關鍵詞】教學體系教員隊伍設備設施
【中圖分類號】G64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4810(2012)08-0053-01
隨著軍隊信息化的日益加快,我軍軍事信息資源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快速增長。但當前信息資源綜合利用能力和數據管理水平與外軍還有很大差距。為提高國防數據管理和保障水平,滿足一體化聯合作戰等新軍事需求,我軍加快了數據管理中心的建設。第十六次全軍院校會議后,軍隊院校培養體系有了很大轉變,西安通信學院作為軍隊初級任職教育院校,正結合部隊實際人才需求轉型。為適應部隊數據管理人才的需求,本院數據工程與管理專業建設也在積極進行中,如何把新專業建設好,需要把握好以下幾點。
一 建立完善的教學體系
任職培訓的教學體系主要針對“指技合一”的培養方向,任職培訓的任務主要是更新知識儲備,加強實操能力,提高管理才能等方面內容,本專業建設要適應任職崗位的需求,既為大專士官學員進行學歷教育及培訓,又為“4+1”任職教育學員、在職干部進行數據工程技術與應用管理的短期培訓。
在課程體系建設方面,結合院校與部隊建立的“聯教聯訓聯考聯研”機制,及時了解部隊的最新崗位情況、工作流程和新裝備配置等情況,認真完成新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制訂工作,提高人才培養的指向性、實效性。在教材編寫中要根據崗位所需能力與素質建立起模塊化課程結構,要突出軍事數據管理特色的新知識、新技術、新裝備等,教材要通俗易懂、重點突出。在教學過程中,根據任職教育對象的特點,改進教學方法,努力加強實踐性教學環節,從多種角度提高學員的能力;改革考核方式,采用更加靈活多樣的考核方式;積極推進學員職業技能鑒定。
二 建設合格的教員隊伍
教員是院校生存發展的根本,也是專業建設成敗的關鍵,教員隊伍素質的高低,直接關系到新專業學員培訓的質量。新專業的建設對教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擔任新專業授課任務的教員必須具有更新更開闊的視野,更新更寬廣的知識面,更扎實的理論基礎,還要具有豐富的實踐經驗,要能及時掌握部隊任職崗位需求。要充分認清任職教育院校教員的地位,加強人才隊伍建設,構建適應新專業的教員隊伍。要提高教員教學能力,采用集中備課、專題討論、經驗交流、以老帶新等方式提高教員教學能力;要優化教員知識結構,鼓勵教員參加校外短期培訓、到地方數據中心交流學習、去部隊調研等活動,拓展專業知識,豐富前沿理論;要改進教員評價機制,從課堂教學到實際動手能力,熟練掌握裝備的操作等各方面全方位對教員進行考核;要安排教員到部隊代職鍛煉,深入了解部隊、熟悉部隊等。
三 健全配套的設備設施
目前任職培訓尚處于初級階段,實驗室、教學訓練場等還處于建設中,但是第一期數據工程與管理專業士官學員去年已經入院學習,今年下半年還將迎來第二期學員,未來還有更多不同層次不同級別的培訓任務,在教學裝備設施建設上要加快速度,有針對性地建設配套的專業學習實驗室等。
學院原有計算機機房提供的實驗環境主要可以進行程序設計、圖像編輯、網頁制作等實驗,但本專業課程建設中涉及的實驗內容,如數據存儲與維護、數據備份與災難恢復、數據共享、系統集成、磁盤陣列的使用管理、信息搜索定位、信息資源規劃等,需要單獨建設的實驗室去實現,必須加快建設能夠適應新專業培訓的教學、訓練、實驗場地,建設有軍事特色的崗位任職教育配套設施,以滿足學員崗前實訓的需要。充分利用多媒體、虛擬現實、計算機仿真等現代教育技術,進一步完善校園網、多媒體教室、網絡教室、遠程教育系統等功能,提高培訓效益和質量。
四 結束語
切實加強數據工程與管理新專業建設,不斷提高新專業的教學質量,是通訊學院院校轉型中的一項重要工作,是實施教學改革的一項重要內容。建設好數據工程與管理新專業,對學院整體辦學水平、未來發展競爭力都有著直接影響,在新專業建設中重要的是抓好各項工作落實,從教學體系、教員隊伍、設備設施等全面建設。
參考文獻
[1]周建松.高等職業教育專業建設理論與探索[M].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10
[2]魏懷明.具有行業特色的計算機類專業建設[J].計算機教育,2011(22)
[3]盧崢等.電氣學科專業建設探索與實踐[J].中國電力教育,2011(30)
[4]文靜.人力資源管理專業建設中的問題及對策探討[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2011(23)
〔責任編輯:王以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