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信息技術的應用為作文教學注入了新的生機與活力,有利于創設良好的情境,優化作文課堂環境,激發寫作興趣,促進創新思維的發展,開拓學生“材”路,引導學生自主寫作,優化習作評價,提高協作創新能力。在作文教學中,要合理、充分、正確地利用信息技術帶來的豐富資源,把作文教學工作做好做細做精,為社會培養出具有高水平語文素質的創新型人才。
【關鍵詞】信息技術作文教學整合創新
【中圖分類號】G63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4810(2012)08-0088-01
當今社會已進入信息化時代,多媒體作為教學活動的一種輔助手段,給作文教學帶來了生機與活力。新課程標準指出:寫作是運用語言文字進行表述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認識世界、認識自我、進行創造性表述的過程。筆者認為在作文教學中引入信息技術手段,可以從四方面實現作息技術與作文教學的有效整合與創新。
一 創設良好情境,優化作文課堂環境
多媒體運用能突破時空限制,為人們提供認識事物的相對完整有序的動態表現。可再現場景,利用圖畫、動畫、攝像等手段以聲動心,以像傳情,積極調動學生的各種感官,創設與教學內容相應的情境,讓學生得到深刻的印象,真切的感受,帶著自己的感悟自由抒發。
景物描寫是作文教學的一個重頭戲,在教學景物描寫與鑒賞時,筆者先制定學習的重點:情景交融,突出特征。課上先播放了一組“秋”的圖片,并配以文字“那黃金般的秋色,那通往遠方的路,那滿地的落葉,多么恬靜安詳”。秀麗的景色、優美的文字把學生帶入了詩一般的境界。以“秋”為出發點,引導學生回憶杜甫、劉禹錫、王維、毛澤東等人的詩句,得出結論: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受,寫景要注重感情抒發,要做到情景交融。筆者又選取了“冬”這個季節,播放了一組江南的冬天、大興安嶺的冬天、工地的冬天、山頂的冬天的圖片,以及筆者自己所拍攝的定州的冬天的畫面。讓學生對比觀察,討論交流,歸納出家鄉冬天的特點。學生極有興致,各抒己見,得出定州的冬天的特點:干燥而多風、灰蒙蒙的天空、有一點溫馨的雪花、定州塔的孤寂、校園里瑯瑯的讀書聲、路燈光的照射……這樣,學生就會在今后生活中留意觀察,并注重把握事物的特征。
二 激發寫作興趣,促進創新思維的發展
興趣是人們專注于某種事物并帶有一定情感的意識傾向活動,它能推動人們去探索新的知識,發展新的潛能。多媒體信息技術能調動起學生的各個感官,誘發學生的作文興趣,刺激學生創新思維的發展。例如,八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的主題是關注自然,樹立環保意識。在教授完本單元之后,可以以環保為話題布置一篇習作。因為學生生活視野狹窄,對環境遭破壞的嚴重后果認識不足,缺乏寫作的興趣。筆者結合教材內容展現了羅布泊前后的巨變,地球氣候變暖帶來的災害,邊遠地區水資源的嚴重缺乏,人類肆意破壞生態環境導致的地震、海嘯、泥石流等災難的畫面……看到這些,學生的心靈受到強烈的震撼,扼腕嘆息,內心情緒激奮,不吐不快。這樣由景激情,由情引意,更有效地激活了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對今后日常生活中如何保護生態環境都提出了自己見解,既鍛煉了能力又培養了學生良好的情操。
三 開拓學生“材”路,引導學生自主寫作
網絡有著海量存儲和覆蓋全球的傳播范圍,指導學生運用網絡來擴大視野,豐富見聞,積累素材,拓展寫作資源,是信息社會下作文教學的新變化與新特點。
觀察是學生獲得作文素材的必要手段。樂于觀察是學生自主寫作的良好前提。計算機教學直觀性強,能吸引學生注意力,激起學生的觀察興致。另外,教師可引導學生利用多種信息渠道,積累寫作素材。學生可以自己上網搜集資料,教師也可以建立相關專題信息,供學生查閱,還可以通過建立QQ群等開展網上討論,鼓勵學生從不同角度,用不同的文體和語言風格表達自己的思想。
八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的主題是風俗民情,單元綜合性學習有一項是家鄉素描。可分三個階段進行:搜集素材,交流討論和實戰寫作。學生因平時對身邊景物關注不夠,家鄉的景點也沒有細細游覽,對定州了解甚少。上網查詢后,才發現故鄉的歷史源遠悠長,充滿文化底蘊,風景名勝更是數不勝數,巍峨的開元寺塔,歷史悠遠的文廟,蘇東坡的傳聞軼事……學生不由為自己的家鄉喝彩,發出由衷的贊嘆。有這種情緒基礎上,再組織學生討論探究,寫起作文來便會一氣呵成。
四 優化習作評價,提高協作創新能力
評改是學生作文訓練的重要環節。它的作用是指導、幫助學生分析、運用寫作材料,以不斷提高作文質量。新課程標準提倡學生間的交流與評改,提出“把評改作文的主動權交給學生”。
教師選取學生的優秀習作放到展示平臺上。這些優秀的作品就成為了學生學習閱讀的最佳資源。教師鼓勵學生勇于提出個人的修改意見,由教師歸納,并對作品做出總體評價。同時,學生也可以直接在網上互相評改,在評改他人作品的同時,引發自身反思,潛移默化中提高了作文水平。教師點撥,學生討論交流,師生互動,生生互動,既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又培養了學生的團結協作。
總之,信息技術與作文教學的整合,彌補了傳統作文教學的單一和低效,給語文教學帶來了新的生機與活力。多媒體拓寬了學生的知識和經驗視野,生動形象的課堂情景激發了學生的寫作興趣,多種多樣的評改方式培養了學生的協作創新能力……新課改任重道遠,學科整合才剛剛起步,在今后的教學中,教師一定要不懈探究,合理、充分、正確地利用信息技術帶來的豐富資源,把作文教學工作做好做細做精,為社會培養出具有高水平語文素質的創新型人才。
〔責任編輯:高照〕